参考消息
丛亚平:构建“生物国防”,叫停转基因
编者按:粮食是日常必需消费品,国家有义务保障粮食安全,民众有权了解与粮食安全有关的信息。现实却是,农业部罔顾民间反对声音,不断推进转基因主粮商业化,和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主流媒体至今仍步调一致地宣扬转基因对身体无害的消息。本文作者则竭力收集信息,通过详实的案例证明,转基因存在着种种安全隐患,造成生态灾难,同时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乃至经济安全。
本文有破有立,有批评也有建议。文章最后指出,弘毅生态农场的“六不用”是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新兴之路。同时,为避免种植转基因主粮对我国种族安全、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环境安全带来的巨大祸患,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正文
“粮食武器”早在远古就已经显示了它的威力!若强行推进转基因主粮商业化,必然导致我国的粮食命脉被美国政府及跨国公司扼住咽喉。
中国是世界最大产稻国(产量占世界1/3)、稻米消费国(每年消费1.7亿吨),数亿农民以种植水稻为生。因此,保证中国稻米的品质和安全性,是有关国之命脉的大问题。
由于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存在很大争议,全世界没有国家对自己的主粮实施转基因,为转基因主粮轻易发放安全许可证。然而,2009年11月,农业部贸然向华中农业大学研制的两种转基因水稻颁发了安全许可证书。鉴于种植转基因主粮对我国“种族安全、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构成风险和危害,为避免将来的巨大祸患,应当立即叫停。
转基因作物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转基因”是不同的类群之间跨界转换基因[1],如将深海里的鱼的基因转到西红柿上。国内外的许多动物实验早已表明,转基因作物具有潜在危险。
案例一:
1998年,转基因研究的顶级专家、英国科学家阿派特教授发表研究,用转基因土豆喂养小白鼠110天后,老鼠个头比普通老鼠小很多,老鼠的肝脏、心脏甚至脑部都比正常老鼠小,免疫系统被损坏。2005年5月,英国Monsanto公司的研究表明,食用了转基因玉米的老鼠肾脏变小。
案例二:
200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报告列举了世界各地转基因出现异常的试验报告:食用了转基因玉米的猪,在美国中西部农场出现假孕或不育;食用了转基因玉米饲料的母牛,在德国实验农场非正常死亡;食用转基因饲料的鸡的死亡率比使用自然饲料的死亡率高出两倍;英国市场出现转基因大豆食品后,居民的过敏症上升了50%……
案例三:
第一种大批量进入市场的转基因食品是含有rBGH人工生长激素的牛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4年宣布rBGH中含有过量的有毒物质,孟山都公司宣布将供应减少含有rBGH的Posilac产品。
案例四:
2007年,法国科学家证实:孟山都公司出产的转基因玉米对人体肝脏和肾脏具有毒性。法国生物技术高等委员会2009年称,种植转基因玉米“弊大于利”,禁止转基因作物在法国种植。
案例五:
2010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报告用16年的实践事实和统计数据明确说明,长期种植转基因作物会给农业经济带来无法纠正弥补的副作用。
中国案例:
我国非法种植含有杜邦先锋转基因PH4CV的玉米“先玉335”的许多地方(如山西和吉林)报告,经过3—6年种植后,当地发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异常现象,最常见的是体型较大的田鼠急剧减少,老鼠竟然绝迹,母猪生育异常,许多饲养母猪的农户反映母猪产崽数大减,仔猪养不大就莫名死亡。粮农专家顾秀林分析,转基因作物仅三五年即已表现出对生态系统的强大杀伤力。在5—6年的时间内,老鼠可以传递20代以上,老鼠生命周期最短,因而表现最突出,出现了绝迹。三五年按照猪的自然生命周期可传3代,已显示出生养能力下降和存活率低。而6年不到人的生命周期的1/10,人没绝迹只是因为时间周期还不够长。鼠类耐受逆境的能力超过人类,如果中国人吃转基因粮食延续3代的话,濒临灭绝的可能并非不存在。
基因污染将致生态灾难
转基因作物在种植中会通过花粉授粉等环节,在风力作用下发生基因“漂移”,污染四周的农作物和植物,还会通过区域内的动物将变种基因携带到四面八方,引发更大的生态危机。例如,转基因玉米中的BT毒蛋白,毒素会进入食物链而到达其他植物和农作物中。
案例:
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基因污染)已在许多地方发生。2001年发生的“墨西哥玉米基因污染事件”、2002年的“转基因玉米混进美国大豆事件”、2006年“转基因大马哈鱼逃逸事件”都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以及转基因动物实验过程中,基因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典型案例。
值得关注的是,不管美国政府是出于商业利益还是战略考虑支持转基因作物开发和向外出口,但美国政府始终有个底线:严防转基因作物侵入现有的天然农业生产系统和天然食品供应系统。美国法律规定,在种植转基因和传统农作物的两类农地之间必须有500米宽的隔离带。我国人多地少,属于插针种植式的小规模农业,方圆500米之内可以有两个村庄,上千人生息。如果改成50米隔离,那就是一个纸糊的栅栏,完全无效!所以,转基因水稻一旦合法化,根本无法有效执行按任何标准距离规定的隔离种植法,使得基因污染的可能性几乎是百分之百。
严重的是,转基因危害的风险防控完全要依赖有效严格的管理,然而这方面我国有很大问题。例如,虽然中国的法律尚未允许转基因粮种商业化种植,农业部表示从未批准任何转基因粮种进口到中国境内种植,然而来自美国杜邦先锋公司的转基因玉米“先玉335”借杂交品种之名在中国大规模扩散,国内种植面积已达4000万亩,大面积污染了中国原生植物的基因,并已造成严重生态恶果。当环保部门调查证实“先玉335”确是转基因玉米后,农业部本应立即采取措施阻断转基因的非常种植,然而却选择不公布此信息。转基因水稻多年来从华中农业大学非法散布至华东华中各地。绿色和平组织几年前就揭示我国有大量的转基因大米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流入市场和餐桌,然而至今未见对任何责任人和违法机构进行惩治。
此外,转基因稻米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还包括会培植出令人头疼的“超级杂草”和“超级害虫”。印度由于种植孟山都的转基因棉花,几年后新的棉花害虫、抗BT害虫、新疾病带来的生态灾难横行,土壤耗尽营养和有益微生物,收成锐减,农民由于破产没出路而导致自杀潮。
专利缺失威胁粮食安全
“民以食为天”,转基因粮食存在巨大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隐患。
转基因粮食与传统粮食不同,传统农业可以从收成中留种,但转基因种子必须每年都购买新种子。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转基因作物不稳定会产生退化;二是美国孟山都等垄断企业为了防止农民留种,发明了“终结者技术”,这种技术能够自动杀死种子的胚胎使得作物无法留种。
转基因粮食的核心技术掌握在美国手里,这使中国粮食安全存在巨大隐患!据绿色和平国际组织调查指出:中国正在申请商业化种植及正在研发的8个转基因水稻品系中,没有任何一种拥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相反,上述转基因品系至少涉及了28项国外专利,分别属于美国孟山都、德国拜耳和美国杜邦三家跨国生物技术公司。孟山都在转基因粮食方面申请了533项专利技术,几乎覆盖了粮食生产的一切环节,这意味着中国一旦大面积推广转基因粮食,每年要向美国公司支付昂贵的购买粮种费和专利费。退一步讲,即使中国科学家获得了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转基因种子,也难以与美国等转基因大国抗衡。
案例一:
巴西、阿根廷的教训可谓惨痛。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威廉在《粮食危机》中披露,上世纪90年代后阿根廷发展到99%的大豆都是美国孟山都的转基因大豆,孟山都公司通过与阿根廷种子公司签订专利使用权转让协议,对转基因种子收取额外的技术费,使当地农民不得不以比常规种子贵2—4倍价格购买转基因种子。更为严重的是让阿根廷很难再重新走回依靠自己种子种植的道路。
案例二:
春秋战国争霸时期,越王向吴国提供了一种被煮过的稻种,结果导致吴国第二年颗粒无收,饥民遍地。紧接着越国只用了800兵?便吞并了吴国。“粮食武器”早在远古就已经显示了它的威力!若强行推进转基因主粮商业化,必然导致我国的粮食命脉被美国政府及跨国公司扼住咽喉。
转基因主粮产业化不仅把亿万人民的健康和种族延续置于险境,还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由于目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对转基因食品的谨慎和拒绝,我国一旦大面积产业化转基因粮食,转基因作物必然污染周围的许多其他农作物及环境,欧盟、日本等许多国家都会拒绝再进口中国的农产品和食品,大量农民和企业将面临生存困境!
生态农业是更好的出路
许多农业专家指出,转基因并不能提高粮食产量。美国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农业技术包括转基因技术,但其粮食单产反而不如中国,中国粮食单产为278公斤/亩,美国只有125公斤/亩。转基因作物的方法是为了适合美国那样人少地多、大规模生产、大面积杀虫除草的国情开发出来的,而中国的国情与美国完全不同,人多地少,自然经济,更适合采用生态农业的方法来运作。中科院研究员蒋高明在山东建立的弘毅生态农场,采用不用化肥、不用农药,生态防虫,通过生态循环的途径,培养和恢复地力,种植出的有机玉米每亩过千斤,走出了一条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新兴之路。
政策建议
鉴于种植转基因主粮对我国“种族安全、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风险和危害,为避免将来的巨大祸患,特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立即取消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推广转基因水稻和玉米的批准证书,立即停止转基因主粮的商业化生产,其他转基因食品的生产要严格控制,严格规定标识。拟定中国的“生物国防”计划。重新审查转基因产业政策。
第二,通过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农民自发的农业合作社,拨款修复水利设施。
第三,2008年国家给予转基因作物项目研究资金达200多亿元,相比于此,国家用于支持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资金连百分之一都不到,造成国内许多农业研究人员为了要拿到资金都去搞转基因。建议国家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支持生态农业研究和绿色农业的产品项目上,这才是符合中国国情和长远利益的康庄之路!
注:[1]此处严谨说法应为:“转基因”是在某物种中强制转入另一物种或人工合成的基因,这种技术甚至可以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