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人体生理本质——《反思西方医学》之十九

  西方医学采用解剖学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从大体解剖到分子结构,给我们展现了这样一幅展现等级分明的图景: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细胞 器、基因组、基因、分子。并把这种模型和认识套用到一切生物体上。然而,这种认识只是以人体为模型的主管片面理解。这种人体观是结构的、分类的、机械的、 以人为中心的人体观,严重背叛了生命的客观规律,这就导致生命科学和西方医学走向了一条死胡同。

一、以单细胞为中心的客观性

  在自然界生物进化过程中,人体仅仅是生物进化的末枝,不具有普遍性,不能以人体为样板去研究生命和疾病……

  地球上生命现象五彩缤纷,我们到底该怎样去看它呢?一要尊重细胞普遍性的事实,二要找细胞的共性。目前,根据对古生物的研究,生命已有38亿年 的历史,前30亿年是单细胞生物独自存在的历史,原核细胞生物指各种细菌,真核细胞生物指各种原生生物。这30亿年只有单细胞的故事,没有人体和多细胞生 物的事。这个时候,你必须、也只能以单细胞为中心。在随后的6亿多年中,多细胞生物逐渐繁荣起来,但是单细胞生物仍是主流,分布更广,适应性更强,充斥于 大气、地表、水域和地下深层。单细胞存在的规律才是整个生命世界存在的最基本规律。这种规律在今天既没有消失也没有改变。

  多细胞生物是依据单细胞生物规律进化出来的,可以说多细胞生物仅仅是单细胞的组合形式。从生命起源到生命进化,直到今天生命的多样性,都是以细 胞结构和细胞生存规律为中心变化的,细胞结构及细胞规律蕴涵着生命的共性。以细胞为中心建立生命科学模型既符合客观事实又简捷和谐。超出细胞的组织、器 官、系统大结构,以及组成细胞的膜、质、核、基因组小结构,都是在依附细胞层次规律基础上的从属规律,只有把握住细胞层次的共性,才能正确理解大结构及小 结构的从属规律。这就是以单细胞规律为中心研究生命规律的重要意义。另外,细胞的种类、结构、复杂程度千差万别,但是,他们必有共同之处,他们共有的东西 就是整个生命世界最基本的规律。这一基本规律也是多细胞生物的基本规律,也是人体生理的规律,也就是人体健康与疾病的规律。细胞多项基本规律中,永远排在 第一位的基本规律就是:所有细胞都要求“五元液”的平衡。对这一基本规律的理解,整个人类认识不够清晰。

二、以单细胞为中心的八个理由

  第一:以单细胞形态生存30亿年,所具有的进化规律不容忽视,这种规律是根深蒂固的,是很难改变的,或者说本质上不会改变,这种不改变的规律必然会表现到多细胞生物中来,并主导多细胞生物的变化。只有了解这一规律才能认清人体的生理。

  第二:是在单细胞生物基础上产生的多细胞生物,而不是在多细胞生物基础上产生的单细胞生物,先后秩序不可颠倒。这样,不能从人体出发把细胞看成是自己的基本单位,而要从细胞出发把人体看成是细胞的社会化集合体。

  第三:生命是活的,非生命是死的,生命的“活”只能体现在细胞结构上,脱离细胞结构的“活”是不可能存在的。应当说,器官、系统和整个生物体的 生命运动,实质上都是细胞的运动。甚至那些比细胞结构简单的病毒,它们的活必须要借助细胞结构。细胞结构才是生命世界的基础。以人体为基础肯定是本末倒 置。

  第四:生命世界包括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这五界之生物毫无例外地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结构具有代表性,而人体结构不具备广泛代表性。

  第五:任何多细胞生物的起点都是单细胞,如每个人、每匹马、每条鱼、每棵植物,原则上都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也就是说,生命世界的一切都是从单细胞开始的。

  第六:生物兴衰交替,生命世界的连续性,都是以细胞“生长→分裂→生长→分裂……”这种一分为二方式进行循环的。也就是说,生命世界的延续性靠的是细胞分裂。

  第七:生物的多样化,物种的稳定性(所谓遗传保持),决定于受精卵细胞体系的稳定性。换种说法,就是决定于单细胞。

  第八:还有一个明显的理由,如果没有细胞存在,生命世界将不可能存在;若没有人的存在,生命世界依然兴旺美丽。

  以上事实充分说明,生命科学及西方医学以人为中心研究生命,以人体解剖为基础研究疾病和健康,是主观片面的科学知识,具有很大局限性,严重违背了生命世界的客观规律。

三、改变中心后的观念改变

  把以人体为中心改成以细胞为中心,科学的生命观将发生巨大改变。认识生命规律最根本的改变是:人体皮肤能与空气分离,结果导致依照“自我”的主 观性可以分出内与外。而细胞膜与水不可能分离,因此无法分出内与外。这就告诉我们:细胞生命是“细胞体”与“细胞境”两部分相互作用的体系,生命不可能是 单独“生物体”的概念。因此,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重要规律——生命定律。“生命是生命体与生命境相互作用的体系”,这一概念是地球上自从有人类以来对生命 认识在观念上的巨大飞跃,这一飞跃比“地心说变成地动说”更伟大,这一飞跃就意味着生命科学及医学科学的深刻革命。

  以细胞为模型与以其它层次为模型认识生命不同之处在于:细胞的生命境具有独特性。细胞境的基本特征是“五元液”性质。细胞必须在“五元液”的作 用下才能存在。这样理解,五元液是地球生命的核心部分,对人体而言,五元液平衡状态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和疾病,而对五元液的理解关系到对人体生理的理解。因 此,以细胞为中心不仅揭示出“生命定律”;还揭示出无机分子控制生命的秘密;还揭示出生命的“活”在于离子电流在细胞膜内外的流动;还揭示出心脑血管疾病 的起始原因;还揭示出保持细胞健康的最基本条件……

  人类的生命观的一旦改变,生命世界的所有秘密将迎刃而解。如起源问题、死活问题、进化问题、遗传问题、发育问题、思维问题、生理问题以及疾病发 生问题等等,都可以在单细胞规律中找出答案。如果以人体结构来认识这些问题,不仅使理论问题复杂化,而且很多问题永远也找不到答案,还将使人体健康和人类 前途置于危险境地。

  看人体的改变:人体是以单细胞生存规律为基础建立的多细胞社会,人体仅仅是细胞社会的一种组合形式而已。

  看生理规律的改变:人体生理归根结底是依据单细胞生理的生理,不存在脱离单细胞生存规律的人体生理规律。如果仅按“系统、器官、组织的病灶变 化”来研究他们的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以及它们的形态变化,很多规律将无法认识,也很难认识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而战胜心脑血管疾病的前提,要要正确认识人 体的生理。

  以细胞为中心看生命不符合人的日常习惯,就像以地球自转看太阳升起不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一样,然而,科学精神是尊重客观事实,而不是迁就人的习惯。以单细胞为中心,以单细胞为模型,从新建立生命科学,从新看人体生理,从新看疾病与健康,这是全社会的必修课。

四、以细胞为中心看人体生理

  人体与细胞,先有细胞后有人体,是细胞分裂产生的人体,细胞是人体的真正主人。在尊重这一基本事实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认识到:①成人身体是由约 100万亿个细胞遵循单细胞规律组成的“细胞社会”。②每个细胞都在各自特定的位置上,以直接或间接方式调整身体体液的平衡。③细胞的损伤与死亡会不断由 新细胞修复和补充。④循环的血液是全体细胞生命境的集中代表,即“细胞社会”的“生命线”。⑤血液的特征是在狭窄范围内保持动态平衡。⑥血液对细胞而言要 完成:五元液、氧气、营养、排除废物、免疫、修复、协调信号七大任务。⑦血液本身还要完成:流动性、差异流动、电荷平衡、止血功能、缓冲功能等任务。⑧人 体生理可以集中体现在细胞与血液的相互关系上,这是人体生理的总纲。⑨细胞与血液关系主要部位在微循环。⑩细胞生理状态取决于血液的平衡状态,血液的平衡 状态取决于细胞对血液的正常调节。

五、以细胞生理规律研究人体生理规律是医学的革命

  ⒈细胞膜内外必须泡在水中,磷脂膜才能存在,细胞膜与水不可分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因此,这就必须承认生命的本质是水中的化学变化;这将导致对血液性质的从新认识;也将改写营养学的内容及营养的定义;更重要的是从新定义生命。

  ⒉细胞体周围液态水环境不是纯净水,是含有主要五种无机离子的水溶液,或者说是有“五元液”特性的“伴侣”。这将促使我们改变重有机、轻无机的 传统认识;从本质上说,归根结底是无机离子控制着人体生理活动,其重要性应排在核酸和蛋白质之上;人们会认识到这些无机分子就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 将会正视矿物离子平衡是人体健康与疾病的第一重要条件。

  ⒊细胞生命就是细胞体与细胞境相互作用的体系。这将纠正人类思维中用“生命体”普遍代替“生命体系”的片面错误。这将是人类认识生命本质的巨大飞跃,也是现代医学的巨大进步和飞跃。

  ⒋人体是细胞生命的一种组合形式。人体的生理构造都是围绕细胞生理而形成的。医学生理学将以细胞为中心重新认识。

  ⒌每个细胞与其细胞外液密切相关,细胞外液的更新与平衡要由血液循环集中来完成。这样认识,细胞与血液的相互依存关系就是人体生理的核心。人体生理学的一切现象都是建立在“细胞与血液”基础关系上的生理现象。

  ⒍血液循环的重点不在宏观心脏与大血管,而在微小的微循环系统。掌握微循环生理规律是人体生理学的重点。

  ⒎由于钙离子的化学特性决定了细胞在进化中选择了钙离子作为电信号来控制生理功能。因此,钙离子的平衡系统是人体中最大、最复杂、最重要的系 统。钙离子平衡状态对细胞来说生死攸关。所以,在矿物离子平衡是人体健康与疾病的第一重要条件之上的,是钙离子的平衡。就目前来说,钙离子在血液中的平衡 状态将决定全人类的整体健康与疾病水平。

  ●血液平衡问题。细胞所需五元液、氧气、营养、排除废物、免疫、修复、协调信号七大项问题要通过细胞外液(细胞境)来解决。处理细胞外液的是血 液。血液是全体细胞生命境或内环境的集中代表。管理血液的是全体细胞的责任。每个细胞直接或间接地调整着血液的平衡,血液的平衡是为了保证每个细胞的正常 生存,人体生理就集中体现在细胞与血液的相互关系上。这个关系的核心就是血液的平衡!

  ●为了血液平衡而进化出身体构造。①用分化特异性细胞组成系统、器官、组织去平衡血液;②全身有快调节系统(神经信号)和慢调节系统(化学信号)维持血液平衡;③还有修复系统和免疫系统维持血液平衡。

  ●如何理解血液平衡?——从六个方面看:①是动态平衡;②是范围很窄的平衡;③是电荷的阴阳平衡;④是以四种金属阳离子为主的平衡;⑤是含量(浓度)平衡;⑥是各种成分相互之间的比例平衡。

  ●平衡之最——在诸多平衡中,平衡之最是“钙离子的平衡”。身体所有细胞的生理功能归根结底是由钙离子控制的。正是因为钙离子决定着所有细胞的 生理,所以对钙离子信号的精准性有极高的要求。因此,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最庞大、最复杂的三大协调系统。简要地说,①外部摄入与血液的循环系统;②内 部储存库与血液的循环系统;③血液内部本身的循环系统。钙库储存钙质最多,调节机制最复杂,生理状态影响最大。因此可以说,心脑血管类疾病是围绕骨骼钙库 异常变化的一组疾病。所以,钙离子稳定是人体平衡之最。

  ●什么叫“侏罗纪浓度”?——侏罗纪是地质年代,距今约2亿年,那时“人”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与现代人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相同,也就是说,尽管 人体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人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在2亿年内未发生改变,仍保持侏罗纪地质年代的浓度,这说明血液中钙离子浓度是守恒的,我们把血液中钙离 子浓度这种奇特的守恒性浓度称为“侏罗纪浓度”。

  ●侏罗纪浓度告诉我们什么?在生物进化中,从长时间坐标看,无论环境发生怎样的巨大变化,体细胞对钙离子浓度的要求不变,这是生物进化中数亿年 的固有习惯。6亿多年前,因海洋钙离子浓度变化,引起寒武纪生物大爆发(骨骼起源),这是生物进化敞开的最大秘密窗口。古生物学提示和今天病理学上的证 据,都证明:钙离子的不平衡,将引起生命体一场生与死的大动荡。今天,我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无论如何变化,必须要遵循钙离子浓度稳定的规律。我们违 背细胞这一固有规律,忽视侏罗纪浓度的客观性,我们的生理就会出问题,健康状况就会下降,这就是心脑血管疾病泛滥的根本原因。

  ●佝偻病、软骨病、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结石症、骨质疏松以及癌症和诸多炎性疾病,他们的发生都与钙离子失衡密切相关。这其中的道理并不高 深,主要是我们以人为中心的医学思维模式太骄横、太霸道的结果,在事实面前宁可编造理论,也拒不改正错误。这不是智慧水平问题,主要是资本主义利益集团阻 挡着医学的进步。

  ●关于微循环。人体体细胞的生命境由三部分组成:①细胞外基质;②细胞体与细胞体之间互为生命境;③具有五元液特征的细胞外液。这三部分主要体现在微循环上。

  在动物进化中,最开始的闭管式循环系统中并无实体心脏存在,血液是靠血管壁收缩推动前进的。靠血管收缩推动血液流动是多细胞动物普遍采用的原始 而有效方式。当进化到脊椎动物时特化出心脏器官帮助推动血液流动,这是为了提高血液循环效率而出现的,但决不意味着完全替代了血管收缩方式。把心脏看成是 血液循环的唯一动力泵是现在生理学的误区。血管推动方式在人体微循环部位普遍存在,这是灵活有效的供血方式。第一心脏是“实体器官收缩泵”;第二心脏是 “微管道蠕动泵”。这两种“泵”同样重要,缺少任何一种,都不可能顺利完成循环功能。

  微动脉到微静脉通过微循环区域,体液排减和充赢实际上是由微动脉收缩、微静脉收缩和微淋巴管收缩——三类自律泵推动实现的。管壁上的平滑肌细胞 像尺蠖虫一样,以前后缩近中间弓起方式向前推进,血液如海水浪潮般周期性冲刷海滩对细胞群进行灌流。这从平滑肌细胞中钙离子信号低频振荡也可以得到验证。 这就是说,血液循环由实体泵心脏把血液挤压到各部分器官和组织,再由微管收缩泵把新鲜体液灌入细胞周围。

  血液循环是人体所有细胞的生命线,也是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生死线,生命线所作用的区域就是微循环。

  微循环部位很重要因素是五元液的平衡。因为不懂细胞境,不懂五元液是什么,所以世界上对食盐争论不休,甚至应喝什么水也不清楚,可见人类的生理误区到了怎样程度。

  可以这么样说:

  保证五元液正常是第一位的,关注营养是第二位的。

  保证五元液正常是第一位的,关注治疗是第二位的。

网站介绍

观光网,一份认识世界的旅游杂志。

 

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图片文章

消息订阅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 订阅我们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