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 User
看了《拜登最明确一次表态: 美军会出兵"保"台》一文还有其他相关报道后,还是觉得,对美国政客不能再那么磨叽了。
美国政客的态度表达了清楚得不能再清楚了,老百姓都看得清清楚楚了,怎么还这么磨叽?
把美国政客太当会儿事了!太当回事儿就是误判。总是错误地、自作多情想入非非地在意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也给了美国一些政客一个可以在台湾问题上自作多情想入非非的错觉。美国政客掺乎或者不掺乎台湾问题,都不应该影响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台湾问题从来就不是什么中美问题。美国总统说出兵,其他政府人员说对台政策不变,就是为了影响中国。有这个效果的重要原因就是太把美国政府当回事儿了。
总之,对美国政客不能再那么磨叽了。
如此磨叽难道是害怕美国政客吗?如果真的是害怕了,问题就不好办了。台湾问题也就真的成了中美问题。
真正的人才一定产生在实践中。
而现在学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却是让学习者脱离实践。这是完全错误的。
比如,现在的全日制高等学校就是这样。脱离实践,仅就书本知识学习而言,也是看似学习时间多了,而实际上却是学习时间少了,学习效率低了。
学校教育是大众教育,即便是延长了学制,即便是巧立名目地增设了各种不同的学位,也改变不了其大众教育的本质。想把"大众教育"搞成"精英教育"是自欺欺人。所谓的"精英教育"根本不可能通过目前的学校制度实现。
大众教育本应"有教无类",可是现在学校的普遍做法却是"抢高分"并美其名曰是保证生源质量。即便"好学生"真的是以"好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高分学生的"好成绩"也不是那些"抢高分"的学校教出来的。这些高分学生的好成绩是来自于之前的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以目前情况来看,相当多学校的"抢高分"就是不劳而获,就是坐享其成。如果真的是好学校,就行应该敢于"有教无类",敢于"有教无类"并能够将学生真正培养成才的学校才是好学校。"抢高分"往往是一些学校不敢正视或展现其真实教育实力和教育目的的表现。这些学校要么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要么是正在千方百计通过"金玉其外"以掩饰他们的"其中败絮"。现在,很多大学就是平庸的开始。"一个人要让他变得多平庸,就让他多读几年大学"。
在人类社会中,特别是在正在互联网化的人类社会中,电影《决裂》中的大学之道,才是通向"明明德",通向"亲民",通向"止于至善"的道路。
看了《中国教育报》的《当代大学生“社交恐惧”的真与假》。
文章中所谓的"社交恐惧症"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可以再说,可以再讨论。
根据经验观察,导致所谓"社交恐惧症"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目前大学的教育和生活方式。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比如来自社会的原因。如果大学搞得好,起码可以搞成一个相对好的、有利于成长的小环境,以减少来自社会的不良影响并为大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做出必要的准备。"扶上马,送一程"还是必要的。
在中国普通学校教育体系当中,由于上大学往往要到外地,要远离家庭,走读上大学是不可能的,即便是本地的高校,大学生也基本上都是住校。大学生住校已经成了"标准",不住校就不"标准"了。大学生在学校的"吃喝拉撒睡",也成了大学的一个重要"财源",学校也千方百计地推销这一"标准",也愿意为这个"标准"不厌其烦地搞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支撑"。不是说“谎言重复千遍就会变成真理”吗?
可是,实践证明,这个"标准"的教育和生活方式,也的确把孩子走向独立的过程变得太突然了。孩子们走向独立是必然的,但走向独立的过程却是循序渐进的。如此突然的做法对许多希望独立、憧憬独立的孩子未必合适,甚至破坏了他们走出家庭踏入社会的自信和勇气。这种教育和生活方式实际效果是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可是,家庭教育又是各种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教育,也是目前大学教育无法替代的。无法替代的家庭教育缺失了,就暴露出来目前大学教育和生活方式所存在的问题了。对比地看,"大学前"教育,由于有了"家庭教育",就不会如此多出现诸如"社交恐惧症"这样的问题。年龄越大应该越有勇气越有自信才是,怎么反倒"社交恐惧"了呢?
目前大学教育和生活方式的问题是,大学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严重脱离实际的工作和生活,同时,大学和大学生,以学习的名义,过度且不正确地使用互联网并导致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甚至沉迷。这种实际上对学习之外东西的过度依赖和沉迷,比如对"声色犬马"的依赖和沉迷,是产生所谓"社交恐惧症" 的直接原因。如果大学生们真的是对学习如此依赖和沉迷,估计许多人也不会如此担心了。大学生脱离实际的工作和生活就容易有这种依赖和成谜,因为大学生没有了来自实际工作和生活的"限制",这种"限制",其实是理想和责任,不允许有这种依赖和沉迷。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习做人才是第一位的。而现在的大学教育却本末倒置地把所谓学习知识放到了第一位,甚至把考试分数放到了第一位。殊不知,本末不可倒置,本末倒置,不但连知识这种"小技"都学不到手,还会出现诸如所谓"社交恐惧症"这样的问题。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中,大学生这个年龄,应该更多地投入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去,承担更多责任,在学习做人的过程中,不断从工作和生活中发现、明晰自己的理想和责任并获得为之而奋斗的巨大学习动力。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不学习和学习不努力,正是没有理想、没有责任的表现。没有理想、没有责任的人,不可能成为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
彻底改变目前大学的教育和生活方式,可以比较好地解决大学生的所谓"社交恐惧症"问题。而要做的这一点还离不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一老话。只要大学生仍然需要家庭的抚养和帮助,只要老师还被称之为老师,就不能不践行这一老话。该践行而不践行,就是偷懒耍滑;偷懒耍滑的人,不配为人父母,不配为人师表。
作为大学生,在诸如"社交恐惧症"这样的问题上,也应该学会自我解放,毕竟健康是自己的,求人不如求己,不能停留在"等靠要"上面。从远离社交媒体开始,改用其他社交方式,比如当面交流,打电话,等等,多做有实际意义的直接交流;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在实际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学会趋利避害地使用互联网。
因为被称为"知识"的东西,并非都是"真理",即便是"真理"也并非总是能够被正确运用,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对很多人来讲,知识越多的实际效果是越反动。在获得知识过程中闪现的"恍然大悟"依然是"大惑不解"中"恍然大悟"。
所以,在学习什么知识这个问题上面,不可不小心谨慎。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也有这个意思。
知识是思想的结果,语言是知识的载体。思想和语言的影响力很大,反动的思想和语言越多当然越反动。
所以,如果是真的想学习知识而不是假的,接触真理就至光重要了。
知识的多和少是相对的,也是主观的,有的"多"比有的"少"还要"少";有的人得到的知识越多,主观上却感觉知识反倒越少了。面对知识,谦虚谨慎是永远正确的态度。
所以,学习知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掌握常识,对大部分渴望获得知识的人来讲,倒是一条更可行的道路。可是,他们当中的不少人,因为缺乏实际的劳动和生活经验而缺乏常识、轻视常识,缺乏常识、轻视常识成了他们的通病。也是由于缺乏实际的劳动和生活经验,他们只可能取得的那些所谓在学习知识上面的经验,一经比较,也毫无价值了,只可能是被他们发明出来的那些知识,一经实践,也使得他们"百无一用是书生"了。
大家好,我是王俊俊。今天是第1305天不断更分享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9月看过最好的作品
也是最近比较认真的一篇10000+字影评
与其说这是一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的影评,不如说是这几年,我关于社会观察的一次阶段性课题总结。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必须要说,无论这部纪录片,或是我这篇影评,都是都只是这个社会病症的一部分。
所以,今天聚焦这一部分是——关于互联网科技和资本主义结合后,所创造出来的这个所谓【社交网络】,对人类个体以及整个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
对于互联网,我在自己对社会观察的记录里(这本书之前取名叫《这个世界的bug》,老粉丝应该记得)最简短的概况就是:
科技在极速发展,社会制度在缓慢发展,局势在左右摇摆螺旋上升,没有发展,而人性不仅没有发展,反而在堕落。
要认同这一现状,我们必须学会且承认涂尔干的理论,就是社会变迁会影响个人的行为。
而随着人们行为路径的改变,又会反过来影响社会趋势。在这个理论中,我最爱用的例子就是,连环杀人犯。
在工业社会中早期,受压抑的连环杀人犯,都采取蛰伏的策略,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来间续作案,通常都是忍不住了,就好像瘾来了,必须要杀一个人。作案一次后得到满足和舒缓,随后可以长时间——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不作案,直到下一次杀人的瘾再发作。因为破案相关科技不发达,加上这种较为隐蔽的作案手法,所以他们可以多次作案而不被抓。比如最近几年才抓到的某国内著名案件,他最后一次作案是2002年,被抓是2016年。
而到了2010年之后,就少有连环杀人犯了。相反,一次性杀死多人,街头报复社会,同归于尽,甚至在人群密集的音乐节、酒吧、教堂用枪扫射的疯狂案件,在世界各地都开始变得多起来。前年甚至还看了一场甚至直播杀人过程。
是什么让杀人犯们改变了方式?
答案是社会的变化不仅影响了杀人犯的行为,其实也改变了每一个人的行为。无可置疑,社会正在变化,而且越来越快。在科技发展缓慢的中世纪,人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没有变化的。而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每3年5年,就有新的改变。
尤其是在城市里,从2000年,到2020年,仅仅20年,已经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节奏了。
如果你是1960年生人,今年60岁,那么你见证的就是一场巨变,真真正正的沧海桑田。这不过这沧海桑田,基本都是在网上,在科技上。如果你是2020年出生,那么你出生就是一个互联网新世界。
从某些角度来讲,1960年出生的城市人,和2020年出生的城市人,压根就是两种人,代沟可能比太平洋还宽。那么,这种社会变化对人们造成的影响,有没有负面存在?
当然是有的。
《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开篇就提到,如今的科技发展,是存在某种问题的。科技发展的背后,显然是有某种道德隐患的。
无论是自然发展所酝酿的危机,又或者是人为的道德隐患,它势必促成一场社会危机,会造成巨大的可怕的后果。
然而,因为我们在一个最新的世界,面临的最新的问题和隐患,所以这个隐患,甚至没有一个名字。
(这也是之前我那本《这个世界的bug》没有写完的原因之一,它太新了,涉及太多方面,不好全面总结。我虽然在两三年前就列好了大纲,每个章节都对应一个环节,但在后续的写作中,不断的查询各个领域的资料和书籍,从而不断的有新的认识,有时候比原本设想的更广更深,有时候甚至推翻了之前的想法。
所以,这是一个没有权威定义的,没有名字的问题和隐患,是一个巨大的网,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总结全貌,而我正热衷于窥见每一个角落。
另一个原因,是我自己性格的原因。就算没有完全认识,其实也不妨碍先写出来。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人,也在和我进行同样的工作和观察,但我知道我的一些观点是对的,也在网上经常看见同样的观点、趋势、现象、论证结果,符合推测和预言。但因为社会这个话题实在太大,方方面面,根本无法全尽——这对喜欢绘画的我,或者说对于一个典型INTP性格的我,无疑是一个折磨。我喜欢看见所有的事所有的可能性之后再行动,或者说我压根不喜欢行动和成功,我只喜欢观察,只喜欢看见所有的现象,思考背后的原因。但我不是佛祖,又怎么可能看见众生的每一个因果,怎么可能把整个世界全部画出来。我只能有一些较为深刻的感触和见解罢了。出于自己的性格,这不足以促使我行动,大家可以看一看INTP相关的东西,虽然我不太信mbti,但我真的是典型intp,也许我应该改一改性格,伪装一下intj。
不过,我们今天先不聊这么大,聊的大就容易聊的空。大而空疏,不是好词。我们今天只谈这个单独的话题:互联网科技。)
二、
借着《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这部纪录片,我们看到主角其实试图做出改革的,并且获得了很多IT同行、公司内部员工的支持。但这个改革方案,几乎是一夜之间就被勒令叫停了。
毕竟,资本家的权利要比改革者的多。这个纪录片,可以看做是改革失败数年后的一次揭露。他首先揭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现象,我们的生活被互联网影响和控制,而控制互联网的,其实只有寥寥数人。
30个程序员,决定20亿人的态度,这个对比实在令人惊讶。比较大的社交媒体平台,通过主页影响目标网民。而要影响网民,首先要做到三件事。第一,获取吸引力第二,贩卖确定性第三,确定性需要大数据支撑为了更好的达到目的,公司开始监视窃取用户隐私。今年上半年,在公众号,写过《隐私大盗》,聚焦著名的脸书隐私事件罚款问题。
而在国内,其实也闹过这一出戏,关于用户的隐私,使用霸王协议,不同意不给用。
而面对这样不公平的霸王条款,人们就这么用了,根本没有反抗,连抗议都几乎称不上有。
人们,就是这样,迫不及待的要进入互联网,哪怕明知道它的危害,明知道它在侵犯隐私。
像我这样从来不用抖音和快手,以及如果不是为了赚钱,微博和知乎也不会用的人,可能越来越少。相反无数的人,正在毫无意识的进入互联网,社交媒体。
就像石油期货一样,互联网公司卖的是人类期货。用户是一种商品,正在被贩卖。
公司不止监控人们看了什么,而且监控你看了多久,精确到秒。他们知道你抑郁,知道你孤独,知道你的一切秘密。但他们不是为了帮你,而是为了把你卖掉赚钱。上万亿美元。你内向外向,你的性格,不仅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影,甚至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小电影。他们知道你凌晨几点看了你的前男友/女友,还知道你看了多久。我们说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字面意义上的。真的存在一个电脑以及上面的软件在监控这些数据。而这些数据,我们的私人信息,是真实的、字面意义上的,存在于某个机房的硬盘里。无人看管,只有程序。很多人误会的以为公司只是在卖我们的数据,其实他们是在存储,然后利用这些数据建立模型。谁建立更好的模型,谁就赢了。基于这些数据和模型,公司比你更了解你的人格。你点过的每一个赞,认真读过的每一篇文章,都会化身为血肉,通过网线在另一端组成一个你的克隆娃娃人,就好像巫毒扎小人一样。根据你的模型,电脑会决定你身上的针,该扎在哪里。
甚至你阅读到最后会变慢的习惯,都会成为他们眼中放广告的好时机。他们可以通过预判,来预测你的行为,精准,并且反复测试。根据预测,他们可以精准投放你喜欢的视频,什么样的电影可以刺激你的情感,什么东西能击中你,能获取你的注意力,能引导你的思维,导向一种确定的结果。公司有三个指标一个是延长你的使用时间一个是让你不断的拉新人加入一个是广告目标,确定你的行为符合预期并给你投放有效的广告
也就是前面说的,贩卖确定性。
每一个目标都有一种算法,然后由程序驱动。最可怕的是他们可以调控这些算法,今天想多挣点钱,就把广告算法调一下;今天想多吸引点韩国用户,就把算法调高一点。人是商品,是被调控的数字。
我们创立了全球整整一代人,他们的背景,成长环境,社交空间,文化的意义,就是傀儡。我们参与的每件事,背后都有操控和欺骗的影子。
三、行为劝服
要改编一个人的行为,把他塑造成更好的商品,需要修改用户的行为路径。我们前面提到的社会变换影响人的行为变化,可以说是被动的。
而公司对人的改变,是主动的。
第一个方法,正积极强化
不仅是奖励,更绝的是随机性奖励,像赌博老虎机一样。
赌博为什么让人上瘾?
人类的社交以及虚构的能力,是人类进化最重要的一环。所以就是赌博这种随机性奖励,简直就是针对人类设计的bug。赌瘾是一种精神疾病,人在赌博的时候大脑内会产生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它会让人产生愉悦感,渐渐地人就对赌博产生依赖,这感觉能使人上瘾,一般来说,当一个人嗜赌成性的程度越重,内啡肽的分泌就会处在越高水平,这些病人如吸了毒品一样。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关于赌博的论文。而其实上网,很多方面和赌博是一样的。
很多时候,我们打开手机,就是一种赌博。刷社交网络和新闻,其实就是寻找奖励。这也是为什么 ,那些肤浅的科普、简单的方法论、有毒的鸡汤、无聊的爽文等等中低质量的网络内容,极具传播力。反之越有深度,越需要成本的内容,除非有巨大的推力,否则越是难以传播。很简单,因为大多数人不觉得这是奖励,而觉得这是惩罚。
长期上网之后,上网这件事就会在你的大脑根部,植入一个潜意识行为,无意识决策。
形成一个习惯。你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你就已经打开手机了。纪录片在这个地方,提出了一个名词叫:增长量黑客学。
也就是他们就在研究如何黑进你的内心,操控你的行为,甚至发展成一门学问。
你是不是感觉自己像小白鼠?实际上,你就是一个小白鼠。
他们会做很多小规模实验,然后再把成功的实验扩大化。
而他们的成功,就是把用户变成傀儡,赚钱的机器,用人类的脆弱和缺陷赚钱。
四、科技的进步
没有人会说自行车的发明给我们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每个人都喜欢自行车。自行车是工具。而社交媒体并不是。并不全是。
它会对你有所求,会压榨你,会让你成瘾、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应,而不是一个安静的工具。
自行车没有目标,你的目的地就是自行车的目的地。
但社交媒体,它有自己的目标,而且会利用你的心理去完成自己的目标。
你在玩它的时候也在被它玩,它不是工具,你才是工具。
城市生活其实是一种抽象生活,也是一种隐姓埋名的生活。人们确实保持联系,但不是以一种独立完整的人格出现,而是作为经济消费功能的化身出现。(此处,必须要提到梭罗的《瓦尔登湖》:人们已经沦为他们工具的工具。这句话写于1847年,那个时候没有互联网,只有早期的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社会,然而一些有远见有智慧的人,已经提出了人们正在成为金钱和物质的工具的看法。而如今的互联网与资本主义的结合,无疑正在加剧的把人们变成工具。
所以哲学家能领先世界一两百年,并不是一句空话大话。哲学家会通过观察现有的社会,来预测未来的社会。更可怕的是,哲学家们经常会做出正确的观点,预测到悲剧,有时候只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把这些可以预料到悲剧加以规范即可改变,但逐利的人们从来不会防范或者改变。功在千秋,利在当下。这也是我前段时间写的那篇文章里,伏尔泰那句名言的由来。推荐大家可以读一读梭罗等人的作品,会收获很多。)只有两个行业把客人叫做“使用者”,毒品和社交媒体。高管自己造的软件,自己都忍不住刷,自己造了一个把自己当成猎物的机器,后来不得不写程序来让自己戒瘾。
所以,就算知道这些原理,一旦沾染互联网,哪怕是制造者自己,也没办法控制。人的本能在控制行为,而互联网很多APP瞄准的就是人的本能。社交媒体其实就是毒品,它满足我们的生物学系统,直接影响我们的多巴胺,原理上很多地方就和毒品一样。我们几百万年进化出的缺陷,都被社交媒体拿去设计利用。它只是快感和刺激度没有赌博那么高而已,但原理是互通的——如果你经常上黄色网站,刺激和快感也很高,也很难戒除。最恐怖的,是它在毁掉我们原本正常生活,本然生活的能力和习惯。拿掉手机,你发现自己已经不会生活了(如果你是2010年前后出生的城市人,那你甚至不知道没有互联网之前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
纪录片中,使用了一个上锁的盒子,给手机倒计时上锁。作为一个赌局,看看青春期的孩子能不能一周不使用手机。最终,这个孩子经不起诱惑,把盒子砸烂了,报复性的刷了一整个晚上。所以互联网不仅仅是生活方式,它改变孩子们的习惯和价值观。
我们需要进化到一万个人关注我们,看我们吗?看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需要每隔几分钟就获得一次社交认可,短期信号吗
我们需要被放进一个陌生的上亿人的网络环境里,接受它的复杂化吗?
(关于环境复杂化,关乎到我写的另一个话题,后现代生活态度。《这个世界的bug》《后现代生活态度》《进步方法》分别对应的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是我现在正在写的三本书,算是我对社会观察和自我成长的总结。但这些并不是我想做出来表达的作品,只是记录和总结。)我们的价值观被改造成短期的认可无论多肤浅廉价,只是因为空虚,而被社交媒体趁虚而入。
空虚的时候,手边正好有个手机来填补,于是没有任何余地的,互联网让人越来越空虚肤浅。当然,虽然大部分人原本就空虚肤浅,但这并不是给社交媒体洗地的借口。
美国研究表明,1996年后出生的一整代人更加容易抑郁,更脆弱。新一代人们处理情绪的能力无疑正在退化。
一切都是技术革命,从1960年至今,计算机的能力增长了几亿倍。没有任何东西的增长速度可以与之媲美。其他的一切与之相比都微不足道。人类的大脑?根本没有任何进化,不退化就不错了。人类的生物机制,这一套系统,基本不可能再有变化了。(除了未来的生物和基因工程改造)
所以,人类的大脑如果作为一个计算机硬件,加上一套算法来看,现在手机以及手机背后公司的一套算法,人脑电脑,面对面,谁会赢?
谁在操作谁?
手机不是你的工具,你才是工具人。
如我开篇所说,科技在极速发展,社会制度在缓慢发展,局势在左右摇摆螺旋上升,没有发展,而人性不仅没有发展,反而在堕落。
你以为人工智能毁灭世界,就是控制核弹,造出终结者或者奥创这样的机器人吗?物理灭绝人类?需要复仇者联盟来战胜?
人工智能实际上已经在操纵世界了。不需要物理灭绝人类。谷歌这样的大公司,有一些超级大的房间,里面放着你一眼看不到边的计算机,互相连接着,然后运算着。基本上网络世界,就是被这些你不知道在哪的超级计算机操纵的。而网络世界在真实世界的占比,已经大到不可想象了。算法其实就是内嵌在代码里的观点,是有目标性的,而不是客观的。算法不是为人类服务的,而是为公司服务的。公司甚至有时候不为了赚钱,也丝毫不顾不良社会影响。
如果你想进入下一个热潮行业,那就是机器学习。给计算机一个目标,它会自动学习如何完成它。无情的,不计代价的,迅速的。它是一台会自动改变的“智能”,哪怕最初它是人写出来的。
很多公司管理者自己都无法预测计算机的行动,他们只知道计算机在帮助自己完成盈利的目标。计算机掌握着人类的信息数据,但却不被人类掌握,而是自主运行着。
计算机和媒体为了拉住用户,会没有下限的发送各种各样的新闻或者消息。譬如一件谋杀案火了,马上就会有十件同类型恶性犯罪被曝光。它们只是不停的,抓住你的注意力。
政治,八卦,恐慌,娱乐,色情,游戏,刺激,视频,你像一个傀儡一样,把自己的时间全部拿去让它操纵。它丝毫不担心这些东西对你造成的影响,对你的身体,行为,习惯和思想。给你灌输的意识形态,人际三观。
(此处很想放一张截图,前段时间在公主号有人评论杭州案之后的恶性案件,我告诉他关于媒体因素,他才恍然大悟自己原来被媒体操控,我们二人的对话。但是我懒得去找截图了)
它,就是操弄你,测试你,用信息流奖励诱惑你,然后赚钱,就这么简单。甚至它背后都没有一个人来主动针对你,而全部都是有目标的程序而已。这才是最可怕的。社会变得极端化,激进化,两极分化,愤怒化,急功近利,空虚迷茫。。。而这一切的原因,只是因为技术已经接近了人类的智慧并即将超越。技术何时全面反过来掌管人类还不知道,但是技术已经掌控了人类的弱点和bug,这是确定的。
很多人始终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就好像之前我举过一个例子,吸烟的人总说戒烟难,但是一旦你告诉他得了肺癌,十个有九个都会立刻戒烟。好像戒烟一瞬间变得也没那么难了。很多时候人就是这样,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他们喜欢在细枝末节上争吵,喜欢维护看上去有道理的观点,喜欢强调进步和发展的一面。进步和发展当然可喜可贺,但那些阴暗面却不该被忽视。
社会改变对人的改变是巨大的,不可忽视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洗地的。洗地是因为他们原本就不关心这些问题,也没能力关心,也没知识去认识问题。毕竟这是一个全新的而且正在发生的,没有办法以全貌来下定义的问题,它的矛盾也是发展运动中的——所有模糊的没有明确定义的事情,都给人做文章的空间。很多时候我们一次只能讲清事物的一个部分或者一个面。讲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就会忽视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
但记住,无论有多少正面,负面存在就无法抹除。同样,正面也无法抹除。事物的发展就是运动的,需要辩证的去看问题。社交媒体正在伤害人类的天性,多个角度多个层次的。就好像前几天关于外卖骑手的深层次报道一样,那只是一个角。但这个角,就覆盖了700万骑手。我为什么强烈推荐那篇报道,以及马逆的后续跟进节目,是因为它们真的是难得一见的又好又深刻的揭露了社会正在发生什么的媒体报道。
谷歌公司,会根据不同城市大部分人的观点,推送给他们喜欢看的内容。
比如:你在某些城市,谷歌气候变化,谷歌会跳出来,气候变化危机是骗局。
然后你换个城市换个电脑,搜索气候变化,第一条结果就变为:气候变化危机正在破坏自然环境。
你得到的结果,你检索的资料信息,取决于你所在的城市大部分人的观点,取决于大部分人想看到什么,而不取决于真相。
你想看到什么,他们就给你看什么。现在搞市场下沉。什么叫市场下沉?很简单,两句话说清楚:
低素质,低收入,低学历的人,总体来说更多,也更好骗,更好激起他们的喜怒哀乐——更容易操弄他们。
所以,内容要下沉,要肤浅,要满足这一类人群。要给他们想看到的东西。
至于那些高水准的内容,和高水准的需求,以及这背后的一系列人群,你们爱咋咋滴,不爽就滚回家玩泥巴去——因为公司是资本家创立的,所以基本上互联网就是资本家的,而不是在乎好的、深的、对的、有益的,只在乎,赚钱的,比烂的。
市场下沉需要举例子吗?不需要了吧?最好笑最讽刺的地方是,有很大一部分低素质低认知的人群,也不在乎市场下不下沉。它们反而赞成市场下沉,鼓吹市场变化。它们热衷娱乐,热爱肤浅的虚幻的刺激性的一切内容,并为其合理性找一切道德、政治上的理由。它们不在乎世界危机,不在乎社会癌症病入膏肓饮鸩止渴等等长远的担忧,它们只在乎,今天爽不爽。你说的话有没有让我爽。你有没有哄我开心。它们是市场下沉是算法的理想用户、目标用户。
反过来,一切娱乐社交媒体也是它们的最爱。深层次的好内容,在原本就自带的距离感、学习成本、舆论的抹黑,人类天性的好逸恶劳、好喜不好忧的特点,在这些因素的合力推动下,这些好内容渐渐都被埋没了,消失于网络中。
人有百样,所以各个领域高水平的人不一定是符合道德标准的人。而高水平的内容,从一开始就不是它们在乎的,能企及的,能理解的东西,所以它们从来就没在乎过。无论这些东西怎么样保护、滋润它们,怎样维系文明,它们也不在乎。网络世界,最终属于数量庞大的乌合之众,这一点毋庸置疑。
我一直觉得【当愚昧是主流,清醒就是犯罪】这句话不够好。应该把当和就两个字去掉。俊9.22市场下沉,内容下滑,平台变水,恶意广告,精准投放,娱乐至死,乌合之众,这些正在发生的现象,需要举例子吗?不需要吧。这些现象并没有全面爆发,但也足够触目惊心。很多人没意识到,是因为除非刀架在脖子上否则他们没能力意识到。
还有一些人意识不到,是因为他们被算法骗了,没有关注到很多触目惊心的东西。没有机会深入观察反思。
如果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不重视,或者都不承认的话,就没必要和我交流了,那等于假装看不见房间里的大象。首先,不承认问题的人要么是装傻,要么是懦弱而选择自欺欺人的不去面对,也就是所谓的非蠢即坏,这就没有交流的必要了。
不要说独立思考,一千个人里难得有一个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一百个人里甚至都没有几个人具有这种独立思考的机会和潜力。
比楚门的世界更可怕的,是有数不清的人,心甘情愿的活在楚门的世界。而它们的世界并没有一个大棚子和我们隔离开。所以小心,它们会一直来碰撞摩擦。网上对喷根本不算事,不拿刀砍人就不错了。记得之前详细写过《舆论》《社会性动物》,也推荐过这两本书。当事实太多时,人们就失去了客观思考的能力,只是被新闻和信息驱使操控的工具。我们生活在一个之前从未存在过得世界,历史的新阶段,人性的缺点第一次被这样大规模的利用。人类社会也第一次如此分裂极端。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每一个在网上试图观察,反思的人,一开始都会遇到一个问题,人怎么可以这么蠢?震惊,难以置信,是真的愿意去相信,很多人选择了不相信。
但事实就是,人是有弱点的,天性机制被利用后,就是如此。原本没这么蠢,被互联网和手机驯化后也开始变蠢了。
还有很多人觉得,网上很多人缺少大量的信息就做了判断,它们怎么可以忽视这么多信息?
事实就是,它们真的没看见那些信息。互联网太大了,让人难以看见全貌。同时太坏了,它简直就是故意激起人们的极端化。
最后,人们原本就喜欢对自己并不了解的事发表观点和评论。
美国自从特朗普以来,政治新闻成为全球热点(全球免费戏院),美国的个人政治观念,分裂程度达到了历史最高。而社交媒体,是主犯之一。
社交媒体可以让美国人相信地球是平的,相信疫苗是有毒的。很多人觉得这么蠢的违反常识的想法,也有人信?事实上算法在变得更聪明,以至于真实数量多到你不敢想象。
很多人觉得,这些人信就信了,和自己无关。其实这就是没搞懂细枝末节和背后大问题的联系。全世界的社交媒体,都在更新算法,而他们是如此成功庞大,就算你不用互联网,你也不摆脱它的影响。它是新时代毒品,而且它的用户已经普及到绝大部分人。
早晚有一天,你也会被劝服,相信一个完全虚假错误的事,而且你还不知道自己错了。这和你够不够有联系?
人类行为都是一样的,上坡很难,下破滑滑梯。
社交媒体就是一个故意把下坡路放在你面前诱惑你,故意把上坡的,学习成本的,对你有益的东西弄得很难。最终你只能选那个下坡路。
不是因为你蠢到无可救药,而是因为你被针对性的利用操纵了。
你以为互联网公司只是做一些常规性的广告赚钱,无害的,你就太天真了。虚假医疗信息,虚假广告,制造焦虑等等这些不提。灰色产业,赌博,菠菜,色情,诈骗,犯罪等等各种东西,数不胜数。
很难想象吧,你的每一次上网,社交媒体互动,不经意间的点赞,其实都害得有人走向极端,有人被诈骗。两者之间居然存在联系?
是的,它们有联系,网络的力量之强,之复杂,超乎人的想象。只能说道可道,非常道。
特朗普说一句喝消毒水可以治新冠肺炎,就有十几个纽约人喝消毒水住院、死亡。美国这半年的花样新闻,丑态毕露的滑稽戏码,已经超出承受能力,甚至超出想象力。多到什么程度?多到网上的段子手都累了,都跟不上了,追不动了。
社交媒体会把人们变得极端化,还会让他们相信阴谋,有些美国人至今觉得新冠是阴谋。新冠病毒再快,也快不过互联网的传播速度。
特朗普为什么要推特治国?是因为好用,方便操控美国人,还是因为特朗普很潮?
在中东一些寡头,利用脸书制造屠杀和战争,造成几百万人流离失所。对你没看错,就是利用社交媒体去影响人。与这比起来,是不是觉得杀猪盘突然变的小儿科了。
再举个敏感的例子,还记得去年美国是怎么利用社交媒体挑逗小渔村废独闹事的吗?闹多大事?闹了多久?如果还不信,就真的没话可说了。
五、未来现在有一种新的理论非常流行。人们相信未来,每个人都只是一个单独的体验单元。而计算机会变成一个超级大脑,来分配人类资源,互相分享体验。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理论是2018年。
如今的世界,依然还有真相。互联网没有真相,只有观点,极端的愚蠢的,但是最终还是有些人能接触到真相。
然而到了那个新时代,真相不再存在,没有人能接触到真相,没有人能接触到自己生命体验之外的东西,每个人都被按照特定的目标洗脑,然后变成一个信息收集器,收集信息之后上传回主脑。你不重要,主脑才重要。
到了那个时候,人生就是一段被设计好的程序。
如今拿着手机的人,很难想象,我就玩个手机,我还要为世界末日负责?
很多看到社会发展便利的人,觉得技术无罪啊,为什么技术就一定是针对人群弱点的?
技术确实无罪的,只是如今的技术和资本和政治,和林林总总所有的元素互相影响,最终确实引起一些现象,这些现象的背后,是社会最黑暗的一面。而它正在发展壮大。
像开头所说,这个危机,连名字都没有。它是新的,正在发生的。但它确确实实存在。如果任由它发展,最终会酿成悲剧,就好像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世界大战一样。而且,最重要的是,现在没有一个好的办法去解决它。孤独,分歧,冷漠,疏离,肤浅,极端,这些难以自愈的社会问题。
如果你不知道你在黑客帝国的矩阵中,你怎么从矩阵中醒来?
现在的技术发展很多方面都是好的,我很感恩便利的技术,不仅好用而且真真实实的给我提供了学习渠道,娱乐交友平台。
如果不是互联网,如果没有社交媒体,我学习进步没有这么快,也会少认识很多朋友。
但现在的商业模式,目标,习惯,市场,是错的。
我并没有觉得技术都是坏的,一切都很悲观--我确实相信未来不会好,我很喜欢赛博朋克。但目前来说,我并不觉得技术进步都是邪恶的,商业资本都是该死的。我只是觉得市场需要管控。
前面说起外卖骑手那篇文章,马逆提出了一个人物的文章没有提出的问题:
是不是一个资本公司亿万富翁的利益,真的大过人民的利益?
我们的环境社会恶化,难道就是为了给资本家积累财富?
无节制的欲望,和无节制的自我认同,无节制的媚俗,和无节制的道德滑坡,最后引发灾难,只看是谁运气不好背黑锅。这就是网络时代在加速的东西。
其实人类社会一直这样,只是网络让其加速一百倍。
如果一些事情不改变,社会会继续恶化下去,互联网会继续下沉,政治会更加极端,恶性事件会越来越多,奇葩新闻会越来越多,自然环境也会越来越恶劣。人类会幡然醒悟吗?
一瞬间变好?
人们上网应该意识到,自己不是客户而是工具,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是宝贵的财富,社交媒体正在利用你的注意力作为一种资源去开采贩卖。
你的注意力原本应该用来让你自己变得更好,更进步,更幸福,真正的幸福,关注你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你的注意力原本可以用来让世界变得更好。而不是,拿去刷社交媒体网络。短视频。
功在千秋,利在当下,社会能不能改变很难说,但你可以现在就改变。“在整个人类历史中,每次有事情变好,都是因为有人站出来说:“这太蠢了,我们可以做的更好”。是批判者驱动了改进,他们才是真正的乐观主义者。我们正飞速走向毁灭,需要一个奇迹才能让我们回头,这个奇迹就是集体意识,再足够的公众压力出现之前,这台机器是绝对不会回头的。”
此文是接下来我将在知识星球更新的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主要分为社会观世界观、生活态度、进步方法。
在我很小的时候,看过还是Pierce · Brosnan 主演的007系列电影《明日帝国》, 讲述一个媒体大亨妄图发动全球战争控制全球舆论的荒诞故事。长大了回过头去看,发现这部爆米花电影出了很多金句,比如“笔是新的武器”(暗指媒体的力量在未来可和军事力量抗衡)。
控制了舆论和媒体,相当于控制了人的思想。1997年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互联网还是个未知数,所以反派Carver的武器只是区区一份“明日报”和一些卫星电视。可能谁也没想到,控制了舆论就是控制了全人类这句话,会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渐渐变成现实。
要理解这个设定,先得理解媒介、信息、人的关系。很明确的一点,高等动物都会沟通交流,人类尤甚。虽然人也是群居动物,但是人类并不像《环太平洋》里的怪兽,共用一个蜂巢网络结构的大脑来分享信息。每个人一个脑子,每个脑子都不一样。所以人类总是需要大量的沟通交流——将自己的认知传递给别人,寻求认同,或是接受的别人的信息,自我判断。媒介,就是信息传递的集散中心,信息,就是一个个包裹,人,则是等待签收快递。上述过程中你会发现缺了一个环节——集散中心有了,那送快递的快递员是谁?回答:是媒体。
套用这个认知结构,即使你没有学习过传播学概论,相信也能简单的理解信息流转。在这些环节中,你认为最重要的环节会是什么呢?我相信大家有过网购购买经验的,会按照以下优先级来进行选择:快递员>集散中心>包裹>签收快递的人。快递员因为是连接集散中心和包裹以及签快递的人,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用户感受和信息完备程度——想想看你用申通的体验和用顺丰的体验,和你从这两个快递收到的包裹的变形程度,运送及时性,包装的完善性吧!
媒体是最重要的环节
这个环节是信息到达个人的直接渠道。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知道媒体经过了几轮重大变革。现如今正当红的,必然是社交媒体(Social Media)。问世不过几年,却俨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诚然,社交媒体带来很多便利。借助其力量,失散多年的骨肉亲人可重逢,罪犯可被绳之于法,世界各地的人们可免费交流,共享信息变得非常快捷,你可以及时获得新鲜的信息,你的业务推广可以高效完成。
现在业界的普遍认知是社交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好处有,坏处有。强调使用者本身对于社交媒体的掌控能力决定了社交媒体究竟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作用。套用上述的快递物流模型来看,社交媒体不过是个快递员角色,买什么包裹,选择什么快递看上去更像是个人拥有主动权——你可以买,也可以不买(英文单词buy在此语境下同样适用,延申理解为认同)。可就像《明日帝国》里所体现得那样,如果社交媒体是为了操纵、是为了让你上瘾而诞生的呢?
社交媒体,为上瘾而生
所有的成瘾品,都有以下特征:
- 打破“无聊”的刺激
- 这种刺激及时且强大
- 这种刺激不费吹灰之力
- 这种刺激符合等价交换原则
- 需要补充瘾品以维持刺激,换言之,瘾品都是快消品
- 一旦成瘾,戒断十分痛苦
把我们所熟知的一些瘾品按照上述四点要求来进行比对,毒品【或称精神致幻类产品】百分百符合。此类产品比较硬核,但有趣的是中西方的对待态度完全不一样,从翻译的不同就可以看得出来。西方只是把它称为【Drug,也有药物含义】,到了中国就是【毒品】,彻头彻尾的贬义词。各国政府对于毒品都以严厉打击为主,并且不遗余力的宣传上瘾后的可怕后遗症。
与硬核瘾品相对应的,软瘾品更多。包括但不仅限于最近热门话题“糖是看不见的鸦片”。Sweet Drug是我们容易忽略但经常上头的东西。奶茶、可乐、咖啡、甜食等均在此列范围。每天搓奶茶,是因为不想要忍受寡淡的白水。层出不穷的花样口感让我们欲罢不能。除了具体的事物以外,动作行为也是上瘾的一种表现。强迫症,购物症,色情狂等等。仔细深究,上瘾无处不在。
回到正题,社交媒体让人上瘾么?答案显而易见。或者我们可以这么理解:社交媒体,为上瘾而生。按照瘾品的这几条定义,逐一分析,对于social media种种怪现象,也许我们就能很好的认知理解了。
- 打破“无聊”的刺激
为什么朋友圈总是岁月静好,发一张图要修9遍?
为什么快手总是充斥着种种奇形怪状的流行文化?暴力有之,色情有之,软萌有之,总而言之一句话,除了正常的没有,别的什么都有。
自从知道了点统计学的皮毛后,正态分布一度成为我的口头禅。98%的人都是普通的,剩下1%特别好,1%特别坏。这是数学,数学从来不骗人。所以我们平时绝大部分的生活都是无聊的、乏善可陈的、平平无奇的。我们的生活周而复始,仿佛一个没有尽头的莫比乌斯环。枯燥是当下生活永恒不变的主题。然而人的存在复杂而敏感。我们总是在寻找着自己的同类,但又渴求着自己与众不同。这是社交媒体大行其道的根源之一。
我们的生活从来都不岁月静好,所以无聊,所以我们总是抓着一切的机会来显示自己的云淡风轻。至于那些突出表现的奇形怪状的文化,只是为了显示生活中“与众不同”的乐趣而已。
社交媒体的诞生让亚文化得到了一个可以发展的机会。在这里,无论使用马太效应还是长尾理论都不足以完整描述这个现象,社交媒体中的人们更像是两者的结合——拥有更大的头部,拥有更细的尾部,而头部和尾部的人群又高度重叠,显示出了分割的可能性。社交媒体提供了一个覆盖面具的好机会——我既可以躲在人群中毫不出众,也可以随时随地与众不同。有人将其称之为释放天性,是一种舒缓压力的途径,也有人认为这让人更容易精神分裂。
- 这种刺激及时且强大
朋友圈的一个赞,抖音上的一个播放量,twitter上的一次转发和YouTube上的一次like,说穿了无非是两个作用,a)表扬 b)关注。
赞赏符号代表了你获得认可,而且这种认可非常及时——托科技进步的福分,当下最新的Vlog可以在发布的30分钟内获知认可它的受众群体,朋友圈则往往是一发布就有人给你点赞。反馈来的无比及时。要知道以往如果是小说家或者是电影导演,从一个构思到最后成品到面世,反馈过程都要以月度、年份为单位。时效性在社交媒体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有趣的是,及时且强大的刺激往往是用来描述硬核瘾品的,比如往往有影视作品会反映出吸毒者使用毒品后的癫狂状态,抽烟者对于描述点燃一支烟能够迅速平复心情等等。但是想想有着“快乐肥宅水”之称的可乐,从入口到打嗝到血糖升高带来的愉悦,其效用也是迅速而显著。一个能时刻关注你并及时给与积极正面反馈(表扬、赞赏)的行为动作,想不上瘾都很难吧?
- 这种刺激不费吹灰之力
社交媒体有一宗罪过经常被提起,就是促使“宅”文化的迅速提升。“御宅族”(OTAKU)起源于日文,诞生年代是平成发达的ACG时代。以往有很多心理学家将宅人群定义为回避型人格,我倒是有额外看法——他们不过是一群普通的成瘾人群。
瘾品带来的刺激不费吹灰之力,请不要理解错误,不要把获得瘾品的艰辛(必须明确所有的硬核瘾品都是非法的,获取它们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和刺激行为本身联系起来。抽大麻和抽烟一样,所需要的动作是点火。吃甜食只要动动嘴巴。宅文化所普遍喜欢的ACG能带来的感官刺激也很简单——只需要你看、沉浸其中即可。也就是说,瘾品都是让大脑松弛、停止工作的。经常习惯于不动脑子,难免脑袋跟不上节拍。所以基本上所有的瘾品都能让大脑退化。
社交媒体也一样。毕竟拍一拍照片发个虚假定位,花费的时长很可能只有2分钟——比起认真工作攒钱舟车劳顿的旅行,前者真的不费吹灰之力。何况发一发照片的动作只需要花费1根手指即可达成。
在宅文化发达的日本,无性社会的探讨不绝于耳。瘾品被发现之前,人类在正常渠道能获得的最大刺激很可能就是性。然而有了瘾品之后,带来的刺激比起性行为更轻松易得。何况社交媒体带着的种种美化功能,给人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也许在未来,虚拟性行为会占据压倒性上风也说不定(看看刚被下架的ZAO,要知道其原始版本还就是个宅男为了看porn而开发的源代码)
瘾品都是让人看上去很轻量化的东西,社交媒体同样符合轻量化原则。虽然它在注意力聚焦上是重度,但是它提供的内容都符合轻量化原则。太深刻的信息是不会在社交媒体上出现,因为违反上瘾规则。这也是为什么社交媒体往往充斥大量伪科学、谣言、八卦和色情内容的原因。轻量化信息不需要思考,不占用脑部,让你的大脑觉得更放松,更易于接受。
- 这种刺激符合等价交换原则
传统的瘾品是拥有和金钱等价的计量标准的。比如烟,每支烟长短、燃烧时间、价格,都有明确的计量标准。对于使用者而言,在没有使用之前,效果就能预见的到——抽完一支烟大约耗时1分钟,花费1.8元人民币,效用维持5分钟,50分钟后需要再补充另一支。我相信人类是拥有强大的掌控欲的,且对于未知风险天生具有规避的直觉。接上一个话题,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谈恋爱,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相信社交媒体而不愿相信面前的活人?都可以用这个回答来解释。
我们知道社交媒体只要发布内容,就会有人回应。而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普通大众的我们往往是得不到回应的——想想看有多少次,你和你的女朋友约好见面却被迫等待许久?想想看有多少次你鼓起勇气求助他人却得不到任何回应?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逐渐冷漠也是促使人们转向社交媒体寻求认同的一个促因。
至于不谈恋爱就更好理解了,简直就是博弈论里囚徒困境的经典题型。两个互相交往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是多付出的一方,又不能确认这段感情最终的走向,理性选择是不要投入这种游戏中,不管怎么选,输的几率都高。
社交媒体是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的,你在使用之前就已经能预见到它的结果,并且这个结果和你预期的往往差不多,也有可能是超出你的预期。比起现实生活中的随机变量,一个受你掌控的预期结果总是显得更诱人一些。越害怕、越逃避、越使用社交媒体、越使用、越害怕…..,陷入恶性循环。
- 需要补充瘾品以维持刺激,换言之,瘾品都是快消品
瘾品究竟能否长久得维持刺激?医学界认为瘾品和药物仅有一线之隔,既然可以和药物差不多,那么就一定会有耐药性,所以瘾品一定不能长久维持刺激。要么加大剂量、要么加快补充频次、要么升级更新更强的瘾品。
念过商学的人都知道一个消费品如果想要让用户产生黏性,一定不能做成一劳永逸,一定要让用户有反复购买的可能。所以就算有能长久刺激的瘾品,也一定不会被生产出来——我们还指望着用户源源不断的复购带来销售额和利润呢。瘾品的命运已经注定了,它就是个快消品。
来看看社交媒体吧。社交媒体像个黑洞一样不断吞噬着你的注意力,它也是个快消品,需要你不断的生产内容。一旦停止更新,你的关注和赞赏就会随之消失,你的刺激自然无从谈起。而且更糟糕的是,我们已经知道了瘾品制造商需要复购来维持利润,那么你猜社交媒体的运营商和这些瘾品制造商有区别么?换言之,他们有意将社交媒体设计成一个快速消耗品,逼得你不得不重复使用。重复使用行为本身又促使你的上瘾症状加深加快。一开始,10个赞就让你欣喜若狂,很快你需要100个赞,1000个赞,你需要更多的粉丝,你喜欢更多人关注你。
恭喜你,上瘾了。
- 一旦成瘾,戒断十分痛苦
戒毒这种事情,就算道听途说也知道十分痛苦。说说个人戒断过的烟和酒。几年前还年轻的时候,在广告公司经常跟发布会现场。工作强度高、压力大,熬夜简直是家常便饭。从一开始的闻薄荷油,到咖啡、参茶,最后靠抽烟来提神,发展过程十分迅速。带项目时往往在一个项目周期内几天几夜不合眼,做完后放大假睡觉——此时又因大脑皮层太过于兴奋睡不着,只好求助于酒精。
无论是戒烟还是戒酒,都会多多少少的让身体产生不适,好在本人并非深度上瘾者,戒烟花了1周,戒酒花了3个月即大功告成。期间因戒酒而导致的大量失眠让我损失至少1厘米发际线。
社交媒体上瘾者的阶段会是什么样的呢?我做过不少测试——在一些项目现场要求兼职工作人员将手机上交后才能进入场馆内工作。兼职的年龄大约都在20岁左右,即千禧年出生的Z世代人群。当我们提出兼职工作要求上交手机时,大约有30%的人回绝了这份工作,可见手机对他们的吸引力。在项目初期,我们会故意不没收手机以观察大家是否真的能做到“工作时完全不看手机“。根据我们现场观察所得,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完全做到。至于大家看手机的内容,根据当日工作结束后的随机询问,排名靠前的回答分别是a)微信 b)抖音/快手 c)微博 d)手机游戏 e)各类直播软件。
至于为什么要看,大家的答案都比较一致,主要想看有没有更新内容/消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进行了到岗前没收手机的操作。大约有10%的兼职在当天晚上提出了离职申请。大约有50%的兼职要求在轮换休息、午饭时取回自己的手机。这个实验还有另一个极有趣的结果,还记得我之前吐槽的无性生活和不交朋友这两个事么?在采取没收手机后的15天里,我听说场馆内至少已经出现了12对眉来眼去的组合,每天一起上下班、吃饭。这些年轻的Z世代表示和人打交道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啊。
边进化、边退化
87年出生的我经历过互联网史上基本上所有的重要节点。门户网站、QQ、MSN、BBS、blog、校内网、开心网、豆瓣、微博、微信…...
社交媒体不算什么新鲜词,2008年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SNS,那时候是以开心网为代表,抢车位和偷菜风靡一时。虽然彼时尚算年轻,不过隐隐能感觉到这些网站抢占了大量注意力。
前文中非常明确的提到了因为社交媒体本质上是为了上瘾而诞生,所以注定了它的内容必须轻量才能获得重复使用。内容轻量化的极致代表就是字节跳动领衔的头条系,想要从中获得有价值信息堪比大海捞针。更糟糕的事情是,读者的注意力正在被大幅度削弱。典型的例子是知乎。刚诞生时的学术气息在现在已经不太看得到了,现在流行的往往是知乎表情包、知乎带货、知乎追小说等等。大量95后用户的涌入正在改变知乎。
轻量化、碎片化的阅读习惯给人带来的直观影响是注意力的衰竭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下降。普遍情况下,微信公众号的长度在1000-1500个字,阅读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抖音的短视频机制更甚,15秒、30秒、1分钟等。现在的媒体受众的“新鲜感”比抽烟还短。文章一篇接着一篇,视频一段接着一段,你的注意力在被撕裂,你无法聚集到一个主题,同时,扑面而来的噪音五花八门,令人难以分辨真伪,减弱了你的独立思考能力。
有些人将这些特征比喻成“新进化”,认为人类未来的进化方向就应该和多核处理器一样,短时、高效、多线程并发。我个人认为,这话说对了一半。的确,我们正在处于一场进化之中。不过很不幸,这场进化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为了人类这个种族进步而产生,它的目标是为了淘汰绝大多数人。
还记得我们文章开头中的007电影么?在当下,通过媒体来操控个人思想已经是常规操作。曾经的毒鸡汤“咪蒙教”通过耸人听闻的标题和胡编乱造的内容骗取一大波同理心。这些故事本身漏洞百出,但是想想看为什么大把傻瓜还是心甘情愿的成为她的追随者?究其原因,缺乏注意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才是根源。缺乏注意力,所以只关心故事的跌宕起伏,却不会深究故事的真伪。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才会人云亦云,是非不分。如果这部电影不是1997年上映,而是改到当下的环境中,Carver先生想要统一世界应该更简单一些才是。
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不再拥有完整的人格,成为操控者的傀儡和工具。这场进化正在进行中,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分清楚自己究竟是无头的动物,还是操纵的手。
社交媒体正在侵蚀你的自由
上学期在同济上财务管理课程的时候,宋教授给过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财富自由是真正的自由吗?如果是,请给出理由,如果不是,那么真正的自由是什么?其实大部分人最终都给出了正确答案,可支配时间自由比可支配财务自由更重要。事实上,财务自由是时间自由的基石。
社交媒体呢?恰恰相反,它绑架和消耗的,正是你的时间。所谓杀时间,说的就是这回事。时间有多宝贵?这么说吧,它可能是世界上唯一公平的东西了。无论国家、民族、贫富、性别,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但是可支配的时间就不一样了。今年兴起的#996.icu 话题本质上说出了新时代剥削真相——剥削的剩余劳动价值建立在剥削时间之上。
社交媒体的创造者们靠榨取使用者的时间来获利,所有在这个端口的既得利益者榨取的都是时间价值。我们把自己的思维困在浅薄的信息流中,为它上瘾,为它付出注意力和时间,我们还要相信自己在社交媒体中是自由的。毕竟它为我们无聊的生活提供了一个宣泄的途径。
用时间换来了一时快感,灵魂却被禁锢。每小时里面被消磨掉3分钟,听起来不多,累计起来却可以让愚公移山,让精卫填海。每一个三分钟,从点击、阅读、点赞到转发,你都在消耗自己的人生啊!
删除社交媒体的呼声已经响起
2018年5月,Jaron Lanier, 虚拟现实技术(VR)的发明人,微软科学家,出版了一本书叫“Ten Arguments for Deleting Your Social Media Accounts Right Now"。2019年8月该书再版。
Jaron在书中列举了"现在就删除社交媒体的10条论证",分别是:
- You are losing your free will
- Quitting social media is the most finely targeted way to resist the insanity if our times
- Social media is making you into an asshole
- Social media is undermining truth
- Social media is making what you say meaningless
- Social media is destroying your capacity for empathy
- Social media is making you unhappy
- Social media does not want you to have economic dignity
- Social media is making politics impossible
- Social media hates your soul
我读了这本书,书中主要的观点列举如下:
#社交媒体可以操纵你的行为,使你的自由意志受到威胁。
#像实验动物一样,你正在被观察、操纵和分析。每当您使用手机登录社交媒体时,您都会受到观察和操纵,不是穿白大褂的研究人员,而是算法。
#这些算法编译的数据 - 当您登录时、您登录的时间、购买的内容 - 然后与数百万其他人的数据进行比较。这使算法能够预测您的行为方式。
#社交媒体公司会销售您的隐私信息。你不是他们的客户; 你是他们的产品。
#社交媒体平台设计宗旨是让人上瘾。社交媒体希望让我们参与进来...... Facebook的第一任总裁Sean Parker称之为“反馈链的社交化验证”。有时,有人会喜欢你的帖子或照片 - 但并非总是如此。正是这种随机性因素让人上瘾。
#社交媒体如此令人上瘾,以至于硅谷的许多家长将孩子送到华德福学校,那里通常不允许使用电子产品。
#成瘾可能会导致一种疯狂,可能会让你与周围的人和周围的世界失去联系。社交媒体正在把我们都变成瘾君子。
#我们不需要取消互联网或智能手机。我们需要取消的是社交媒体的主要商业模式,作者称之为BUMMER,Behaviors of Users Modified and Made into an Empire for Rent.
#社交媒体可以将人变成混蛋,也在鼓励混蛋行为。侮辱性的帖子,居高临下的评论,拖钓等,在社交媒体上都很常见。不幸的是,最大的混蛋通常会吸引最多的注意力,这会产生涓滴效应:更多的人更倾向于开始更像是混蛋。
#一般来说,帖子越是充满憎恶和仇恨,吸引的注意力就越多。
#社交媒体有助于大量生产错误的信息。
#2018年初,“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报道,推特上25,000名假冒粉丝的标准价格为225美元。若没有虚假账户,像Ashley Madison这样的网站可能根本不存在,你可以在那里遇到魅力迷人的异性并约会这个婚外情人。据称该网站使用假女性诱惑男性购买价格更高权限更多的账户。
#负面情绪是社交媒体的命脉。在没有背景或同理心的世界中度过一段时间是招致郁闷的明确方法。
#社交媒体公司通过免费赠送的东西赚了很多钱。
#社交媒体平台对我们的政治领域产生负面影响。
#社交媒体构成了一种新的精神框架,将人类变成可被“黑客攻击”的东西。
这部书在欧美引起热议,掀起了小规模的删除社交媒体的运动。知名的健身训练品牌CrossFit率先删除了其Facebook和Instagam账户。Gina Van Thomme删除了她的社交媒体账户,并在Huffpost写了一篇文章"I Deleted All My Social Media Accounts Last Year. Here's How My Life Has Changed",下面是该文的结尾:
“My decision to log off has improved so many things from my productivity to my relationships to my worldview. I’ve learned that I don’t fit neatly into 140 or 280 characters, or an “about me” section, or even an entire website. And I don’t have to or ― at least today ― want to. No one, online or off, could ever possibly condense their worth, their identity or their impact into gigabytes and pixels and code. And knowing that feels infinitely better than any number of favorites or likes or retweets ever could.”
Mary Elizabeth Williams 是Salon的签约作家,也是 "A Series of Catastrophes & Miracles"的作者。 2019年1月20日, 她在Salon上发表了一篇文章"Life after social media: What I discovered after deleting all of my accounts”。文中,她写道:
"It's all also overwhelming and exhausting and noisy at times. The low-key ritualized bragging. The daily outrages over small controversies. The spam. The bots. The trolls. Several years ago, I radically purged my Facebook friend list, boiling it down to a small pool of individuals I had sustained real-world relationships with. I started a tradition of giving up social media for Lent — a digital cleanse that usually helped me return to online presence with a clearer sense of purpose and perspective. And I removed the apps from my phone, the better to assure I wasn't reflexively scrolling whenever a single moment of boredom presented itself."
在国内,据我所知,白岩松先生一直没有微信账号,但是,我们都知道他的观点和节目,一个都没有少。当然,比尔.盖茨和特朗普总统也没有微信账户。
手机刷视频,越刷越上头——沉迷社交媒体是病吗? 原创 小叶 返朴
判定“成瘾”,除了要符合严格的疾病诊断标准之外,还需要更多研究的支持。
撰文 | 小叶
如果要问当代青年人最喜爱的消遣是什么,估计很多人会说:躺在床上刷视频。也许一开始只是想放松一下点开了视频,但不知不觉一条接一条,完全停不下来。近几年,短视频异军突起,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有言道:某音15秒,人间两小时。这背后是怎样的心理学和神经学机制在控制着我们的行为呢?
短视频——社交媒体最新爆款
不同于传统的大众媒体,社交媒体平台依托互联网,用户可自行创作内容进行传播,包括文本、图像、音乐和视频,并与其他用户或交流见解、或交换内容,不受时空限制。21世纪,社交媒体俨然成为全球年轻人的主流互动方式。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发表的《2021年美国社交媒体》报告指出[1],尽管公众对社交媒体整体持否定态度,但仍有72%的美国人使用过社交媒体,在过去五年内这个比例相当稳定。其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尤其热衷于Instagram、Snapchat和Tiktok(抖音)这些以图片、视频为主的“短平快”平台,而在18-24岁的人群中,TikTok用户比例高达55%。
在我国,最新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总体规模为9.89亿人,过去五年数量稳定增长。其中,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占全体网民的93.7%。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占网民总数的88.3%。短视频APP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25分钟,比长视频高出27分钟,且差距呈增长趋势;53.5%的短视频用户每天都会看短视频节目。
统计数据明显告诉我们,视频类社交媒体,尤其是短视频,已成为继脸书、微信之后的社交新站点。主流的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综合“社交+传播”为一体,通过视频下方的点赞、评论在应用平台内进行互动,而且各个社交媒体之间的互联能够让用户将平台内的视频内容即时分享出去,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此外,短视频内容往往表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既吸引观众产生自我代入的亲切感,又满足了当前年轻人追求自我表达的社交体验,进一步加速传播效果[3]。时不时风靡网络的“爆款”短视频,揭示出视频类社交媒体深入人心的程度。
看视频时,我们的大脑发生了什么?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想要了解我们为什么容易沉迷视频,首先需要深入大脑,我们看视频的时候,大脑在干什么呢?
人类大脑是非常复杂的器官,结构精密,各脑区彼此相连又相互作用,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解开大脑结构及具体功能。近几十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帮助科学家逐渐深入其中,将大脑活动情况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来。
早在2010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Princeton Neuroscience Institute)的Uri Hasson教授团队在《认知科学趋势》(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上发表了一篇综述文章,指出一个重要的基础现象[4]:观看视频(该研究采用的材料以电影片段为主)时,不同个体间大脑受影像刺激而出现同步神经活动的脑区几乎高度一致,主要包括大脑视觉和听觉皮层(visual and auditory cortices)、颞叶(temporal lobes)和顶叶(parietal lobes)的多感官和语言区域、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等众多脑区。这些脑区与感官信息、注意力、情绪等方面相关,表明观看视频能调动起人脑大范围的复杂高级认知功能,且不同个体间激活的脑区分布差异极小。
不同受试者观看不同电影时,脑区神经激活的分布情况,来源:10.1016/j.tics.2009.10.011
不仅如此,脑区的同步神经活动活动数据还能反映甚至预测观众对视频的喜好,这一设定看似科幻,却有科学研究支持。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系Brian Knutson教授团队就揭示了大脑这一“秘密活动机制”。2018年,他们在《心理科学近期趋势》(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上发表文章,认为大脑释放多巴胺的脑区活性变化可能在个体做出选择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多项先前研究,Knutson等人详细讨论了一条基于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c)和内侧前额叶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前者与奖赏预期相关,后者与价值整合相关——活性相关神经回路而建立的“情感-整合-动机(Affect-Integration-Motivation)框架”,以驱动选择行为[5]。
随后,Knutson团队展开实验,并于2020年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论文[6]。研究人员让受试者边看视频边接受fMRI扫描,结果发现,人们是否愿意浪费时间看喜爱的视频,确实由大脑(主要是奖赏系统)说了算。扫描结果显示,在视频开始的最初四秒,大脑就已做出决定:伏隔核和内侧前额叶皮层的神经活动增强,而与处理负面情绪、风险决策相关的前岛叶(anterior insula,AIns)的神经活动则有所减弱。这样的状态不仅让受试者更频繁、更持久地观看喜爱的视频,而且还可以反过来预测受试者喜爱的视频类型。
最近,中国浙江大学的一项研究关注了近年来火爆的短视频,其结果发表在《神经影像》(NeuroImage)上[7]。团队邀请受试者观看推荐给新用户的普通推荐视频(generalized videos)和适用于老用户的个性化推荐视频(personalized videos),发现在观看个性化推荐视频时,大脑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的一些组成部分更加活跃,具体包括双侧颞上回和颞中回(bilateral superior and middle temporal gyri),颞极(temporal pole,TP),腹侧后扣带回皮层(ventral 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vPCC)、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和角回(angular gyrus,AG)。此外,与奖赏系统相关的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和其他一些离散脑区如外侧前额叶(lateral prefrontal),前丘脑(anterior thalamus)和小脑(cerebellum),也都表现出更高的激活状态。而且DMN区域与视觉和听觉通路的偶联也得到了增强,通过上调注意力和更高级别的感知可能让人更加沉迷视频。
多巴胺,太多的多巴胺
斯坦福大学团队和浙江大学团队的脑成像研究都涉及到与大脑奖赏系统相关的脑区(比如合成多巴胺的中脑腹侧被盖区,释放多巴胺的前额叶、伏隔核等),从神经学角度暗示了多巴胺与沉迷视频观看之间的关系。
多巴胺是个好东西。当我们做一些充满乐趣的事情时,我们的行为触发大脑神经元释放多巴胺,让我们更加开心。多巴胺主要由中脑腹侧被盖区和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 SNc)的神经元分泌,而且这些神经元的轴突延伸到其他脑区,包括伏隔核、背侧纹状体(dorsal striatum,DS)和前额叶皮层(PFC)。其中,黑质的神经元主要编码目的导向性的行为选择、和习惯的形成等,另外还编码信息显著性,让一些信息更容易从其他噪音信息中脱颖而出,同时腹侧被盖区的神经元对奖赏价值高低进行编码。这个过程允许大脑着重处理视频提供的感官信息,加强视频的奖赏价值[8]。
如今主打视频的社交媒体平台借助视频内容以及精心设计的操作原理,利用到了“行为强化”,尤其是“间歇性强化”,对随机奖赏的强烈期盼让人不停刷视频,刺激更多的多巴胺分泌。
100多年前美国行为主义流派心理学家爱德华·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提出的学习理论中有一条效果律[9],明确指出,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受反应结果影响。如果反应得到的结果是奖赏(正强化),联结力量会增强,而若结果是惩罚(负强化),联结力量则会减弱。因此,导致正强化的趋利行为会比导致负强化的行为更容易被主题重复,与此同时,行为本身在重复过程中也不断重塑,从而更直接、更可靠地实现正强化。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以及后来理论家将此理论发展成“强化学说”。斯金纳将强化类型进一步分为连续性强化和间歇性强化。
2018年,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论文[10]首次从神经元活动模式证明了桑代克的效果律:强化依赖大脑腹侧被盖区的多巴胺能活动,动物会更频繁地重复导致正强化的行为,触发大脑内相应的神经活动模式,分泌更多巴胺,享受愉悦体验。
刷视频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视频APP中,五花八门的新视频垂直滚动出现,你的手指上下滑动,不知道下一个视频是喜欢还是无感,所利用的就是间歇性强化。而当看完喜欢的视频之后,如果不继续上下刷,视频会自动重复,让你反复观看,达到连续强化目的。如此反复强化,刷视频、看视频→刺激脑区神经活跃分泌快乐的多巴胺→继续刷、继续看,一条完美的奖赏循环就此达成。
“失联”的自控力
我们常听到有人说自己就是“控制不住刷视频的手”。早在2012年,发表在《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上的论文已研究了自控力(Self-control)和社交媒体之间的关系[11]。自控力是抵抗个体欲望的一道重要防线,尤其面对各种诱惑冲突时。研究人员分析了205名成年人提交的7827份关于自身欲望和冲突的报告,评估了与内心欲望斗争之后自控力的失败率,结果发现,失败率最高的情况是抑制社交媒体使用的欲望,42%的人的自控力在社交媒体面前败下阵来。
在大脑神经活动方面,研究人员从大脑默认模式网络(DMN)的角度揭示了自控力的“失联”情况。DMN是大脑组织和功能研究领域比较新的概念,发展至今,学界认为该网络主要发挥两大功能:一方面支持内部心理活体,另一方面监视外部环境,两方面协调统一[12]。
一项最新研究使用图论方法解析了DMN定义的脑区间结构网络丨来源:10.1038/s42003-019-0611-3[13]
根据成像结果[7],虽然个性化推送的视频上调了先前提到的DMN子区域神经活性,但同时,DMN的其他组成部分,包括腹内侧前额叶皮层(vmPFC),背侧前扣带皮层(dACC),尾状核(caudate)和部分丘脑的活跃程度却减弱了,说明这些区域涉及的控制力功能被抑制了。一般来说,DMN子区域的抑制能够让大脑调节某些内部活动,优化面向外部的认知功能。
此外,还有三个DMN节点与前扣带皮层(ACC)、楔前叶(precuneus)(涉及认知控制和自觉意识)之间的偶联也减少了,可能进一步削弱自制力,甚至可能出现失控使用的情况。也就是说,刷短视频不停可能不是你天生自制力差,而是在观看过程中,平台推荐系统悄悄屏蔽了大脑中的自制力功能,让你“沉浸”于视频而不自知。
沉迷=成瘾吗?
沉迷各种社交媒体,包括短视频,是否会上升为成瘾行为而难以戒除?今年7月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国际环境研究和公共卫生)期刊上的一篇论文就这一问题展开了一场小范围问卷调查(n=20)[14]。结果指出,接受调查的受试者(平均年龄为21.70岁)表示自己上网看视频的主要目的是社交互动、学习新知识以及放松消遣。但是,某些特定内容的视频,例如带有色情内容、吃播、网剧等的确会让他们产生上瘾的感觉。此外,受试者专门提到,短视频上下刷的功能尤其让人上瘾,但事后又会感到浪费了时间。不过,受试者反馈的类似上瘾的依赖情况并不证明他们确认有成瘾行为或产生了障碍症状,因为这需要严格的精神疾病临床诊断。
让我们以过去十几年人们热议的“游戏成瘾”为例:
目前,权威的《精神障碍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第十一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都纳入了“游戏障碍”条目。DSM-5认为,网络游戏障碍确实有显著的公共卫生重要性,但要将其列为正式诊断项目,还需要更加充足的临床证据[15]。另一方面,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大会审议通过ICD-11之后,则正式将“游戏障碍”作为新增疾病,列入“成瘾行为所致障碍”疾病单元中。并且提出了“游戏障碍”的核心特征[16]:
1. 持续或反复的游戏行为模式,具体表现为失控性游戏行为,游戏行为成为生活优先事项,即使造成负面后果仍无法停止。
2. 游戏行为模式可以是持续性或发作性的,并持续12个月以上,但如果症状足够严重且满足其它诊断要点,持续时间可短于12个月。
3. 游戏行为模式导致明显的个人、家庭、人际关系、学业、职业或其它重要功能领域损伤。
由此可见,到目前为止,像短视频这样的社交媒体容易让人“上头”有一定的心理和生理基础,但至于会不会发展成“成瘾行为”(即导致精神障碍症的成瘾行为),仍存争议。判定“成瘾”,除了要符合严格的疾病诊断标准之外,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支持。目前,短视频相关的研究在神经科学领域内还是一个比较小众的话题。不过,随着此类产品所占市场份额不断快速增长,相关的研究也在增加。在PubMed以“tiktok”为关键词搜索[18],从2019年仅有1篇,到2021年已有61篇相关文献,总共73篇文献中,涉及成瘾或者类似成瘾相关的研究只有一篇。另外,皮尤研究中心2018年的《美国社交媒体使用》报告提到,59%的用户表示暂停使用社交媒体对他们来说并不困难,甚至其中29%的人提出完全放弃社交媒体也不困难。
在我国,根据《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对互联网使用冲动的失控行为,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后导致明显的学业、职业和社会功能损伤。其中,持续时间是诊断网络成瘾障碍的重要标准,一般情况下,相关行为需至少持续12个月才能确诊。丨来源:新华网[17]
沉迷社交媒体真的百害而无一利吗?
鉴于目前尚不知沉迷视频是否会持久不可逆地伤害我们的大脑,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其他社交媒体成瘾倾向相关神经学研究,推测视频沉迷可能造成的影响。先前不少研究表明[19],互联网成瘾患者,主要是对网络游戏成瘾的青少年,他们的前额叶脑区内的灰质体积缩小,同样地,左前扣带回皮层和左后扣带回皮层(left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ingulate)、还有岛叶(insula)、眶额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等结构变化可能导致网瘾青少年的认知控制损伤。
另外,《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2018年发表了一篇关于微信成瘾倾向与大脑结构变化的文章[20],指出微信成瘾倾向与膝下前扣带皮层(subgenu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内的灰质(gray matter)缩小相关,这是成瘾行为背后神经网络的关键监测和调节区域。此外,较高频率的微信支付使用也与伏隔核内灰质的体积呈负相关。这一情况也暗示,过度使用网络有可能损害大脑健康。
其实,我们多多少少能感受到长时间刷视频之后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包括情绪方面。今年1月,《国际环境研究和公共卫生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发表了一篇研究,对中国台湾地区1488名平均年龄28.3岁的成年人展开调查[21],结果表明难以停止地疯狂刷剧(problematic binge-watching)与抑郁、社交焦虑和孤独风险的增强呈正相关。
不过,2019年发表在《精神护理观点》(Perspectives in Psychiatric Care)期刊上的研究[22]通过随机对照实验发现,与持续使用社交媒体的人相比,完全禁用社交媒体的受试者报告自己对生活的满意度有所降低,负面情绪增加,同时孤独感也有所增强。还有其他研究[14]的受访者(7/20)承认,视频观看过程中的社交互动会给他们带来愉快的满足感。由此可见,过犹不及,过度使用社交媒体或过度刷视频会带来一些害处,但彻底禁用也不代表会引起完全积极向上的改变。
面对社交媒体大环境的包围,也许最终需要我们科学合理地看视频,在体验线上社交乐趣的同时,也不忘及时放下手机,和自己的亲朋好友多多享受线下的美好时光。
致谢:衷心感谢美国西北大学杨奔老师对本文提出了相当严谨又详实的专业修改意见!
参考文献
[1] https://www.pewresearch.org/internet/2021/04/07/social-media-use-in-2021/[2] http://www.cac.gov.cn/2021-02/03/c_1613923423079314.htm[3] https://zjjcmspublic.oss-cn-hangzhou-zwynet-d01-a.internet.cloud.zj.gov.cn/jcms_files/jcms1/web3421/site/attach/0/e041728a26dd43fb8e483583a63cbcd9.pdf[4] https://linkinghub.elsevier.com/retrieve/pii/S1364661309002393[5]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1177/0963721417737877[6] https://www.pnas.org/content/117/12/6936[7]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53811921004134[8] https://mp.weixin.qq.com/s/Lh4ZaPFvUxNOiOjJkimDww[9] https://wiki.mbalib.com/wiki/%E6%A1%91%E4%BB%A3%E5%85%8B%E7%9A%84%E8%AF%95%E8%AF%AF%E8%AF%B4[10]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9/6379/1024[11]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0956797612437426[1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59583-830291.html[1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003-019-0611-3[14] https://www.mdpi.com/1660-4601/18/14/7247[15] https://www.psychiatry.org/patients-families/internet-gaming[16] http://lxjk.people.cn/n1/2019/0806/c404177-31278277.html[17]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9/26/c_1123487138.htm[18]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term=tiktok&timeline=expanded&sort=date[19]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nhum.2014.00375/full#h5[2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8-19904-y[21] https://www.mdpi.com/1660-4601/18/3/1168[22]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ppc.12431相关阅读
1 2 3 4 5 近期推荐
1 2 3 4 5 特 别 提 示
1. 进入『返朴』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精品专栏“,可查阅不同主题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朴』提供按月检索文章功能。关注公众号,回复四位数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获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类推。
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任何形式的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摘编。转载授权请在「返朴」微信公众号内联系后台。
原标题:《手机刷视频,越刷越上头——沉迷社交媒体是病吗?》
任何人都很难拒绝社交媒体通知的诱惑,研究表明,这种诱惑对青少年来说甚至更加强烈。位于英国莱斯特的德蒙特福特大学(De Montfort University)的一项新研究表明,12.5%的10岁儿童每周约少睡一个晚上的觉,因为他们会在半夜醒来查看通知。
这项研究由心理学讲师约翰·肖主持,研究对象是来自莱斯特市学校的60名10岁学生。平均而言,这组儿童每晚的睡眠时间约为8.7小时,低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为学龄儿童推荐的9小时至12小时睡眠时间。大多数人还承认,他们“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超过4个小时,三分之二的人表示他们在睡前几小时都在刷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引发的对错过新消息的恐惧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睡眠。他们想知道他们的朋友在做什么,如果有事情发生时你不在线,就意味着你没有参与其中。”约翰·肖在上周的英国科学节(British Science Festival)上分享道。“这可能是一个反馈循环。如果你很焦虑,你就更有可能在刷社交媒体;因此,你会更加焦虑。你刷到的内容让大脑兴奋,也会延迟睡眠。”
在研究过程中,约翰·肖还强调了养成睡眠习惯的重要性,包括在睡前一小时关机,并使用防蓝光设备来保护眼睛。
睡眠不足会导致身体健康问题,例如2型糖尿病和肥胖,以及心理健康问题和注意力不集中。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建议将笔记本电脑、手机和电子游戏等电子设备放在卧室外。此外,专家建议即使是在周末,也要保持规律的就寝时间和起床时间;要保持卧室安静,温度舒适;以及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财富中文网)
译者:中慧言-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