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 User

Super User

  前两天,人大教授王义桅在新浪微博发表了一篇题为《为什么要拼命研发北斗,被逼急了!》的长微博内容:

  读罢,可谓是百感交集。

  1985年,中方负责人卜庆君参加美国GPS研讨会,被美国人明言:“特殊情况下将采取三重措施:降低精度、关闭区域甚至更换通信编码。”受制于人的窘迫感,让老航天人感觉继续上马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卫星导航项目。

  王义桅的文章介绍说,“七十年代曾提出卫星定位‘灯塔’计划,但无奈搁浅”“受限于八十年代国力,计划再度尘封”。

  经历了90年代海湾战争美国使用卫星导航精确打击的震撼,经历了中国货轮银-河-号被美国关闭GPS变相扣-押的耻-辱,中国终于在1994年启动了北斗一号系统建设。2000年北斗首星发射,至今20年,北斗巡天终于圆梦。

  关于80年代,陈芳允提出的“两星方案”被搁浅,王义桅文章的说法是“受限于国力”,这是一个“政-治正-确”的惯用说辞,笔者无意指责王义桅教授。

  关于70年代“灯塔”卫星导航计划的搁浅,王义桅的文章语焉不详,笔者不揣冒昧,简单将这段历史进行了整理,与大家分享。

  60年代初之前,导演项目已经上马,但国内各方对卫星有多大用途还不清楚。而钱学森教授力主积极发展卫星,获得了毛主席、周总-理和聂荣-臻元帅的强力支持。

  顺着苏联第一名宇航员加加-林上天的东风,1961年,国内举办了12次星际航行座谈会。“航天”这个中文名词的翻译就是钱学-森同志定下的,所取的正是毛主席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星际航行座谈会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卫星与导弹互为表里,相互为用,因为二者发射所需的火箭技术基本是一回事。中国第一颗卫星工程伴随着十年规划被初步提出,一开始就包括系列卫星和宇宙飞船项目。

  1963年1月,钱学森从上海机电设计院抽调朱毅麟、李颐黎、褚桂柏和孔祥言四人,亲自指导,开展人造卫星研究设计的先期准备工作。收集和学习国外“泰罗斯”气象卫星、“发现者”返回式侦察卫星、“子午仪”导航卫星、“回声”无源气球通信卫星、“电信”通信卫星和GEO通信卫星“辛康”等卫星和其他航天器技术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编制我国卫星和空间技术的发展规划。四人小组在同年秋完成了《中国1964~1973年空间技术发展规划(草案)》。

  1965年1月8日,钱学森提出报告,建议制订卫星研究计划。认为“人造卫星有以下几种已经明确的用途:测地卫星、通讯及广播卫星、预警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侦察卫星;4月29日,国防科委提交70-71年发射第一颗卫星的报告;5月6日,中-央专-门委-员会第12次会议决定上马卫星,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任务正式启动,卫星总体组组长何正华提议第一颗卫星叫东方红一号;7月1日,中-央专-委批复报告,卫星工程代号定为651任务,国防科委负责组织协调。

  在东方红一号研制进展顺利的情况下,1967年,海军提出发展导航卫星的建议;1968年,灯塔一号(DT-1)导航卫星正式上马,进入项目论证阶段;1970年,灯塔一号正式开始研制;

  灯塔一号使用了重力梯度杆,壳式叠瓦太阳电池阵(1969年就已研制成功),在当时来讲,有着极 强的前瞻性。重力梯度杆是一种简单的定位装置,卫星能始终指向地球,灯塔一号重力梯度杆12米长,可伸缩,顶端一个天平动阻尼器,对地精度5到7度,类似美国子午仪卫星,上千公里极轨,4-5颗就能组成全球导航网络。

  1972年-1979年,灯塔一号完成了模型星、初样星、热控星、结构星、电性星的模装和试验。按照我国航天卫星研制的流程,灯塔一号的地面研制和试验基本上已经做完了,就等着打试验星上天了。

  然而,1978年8月,根据猫论的意见,停止导航卫星计划;1980年12月,“灯塔”导航项目正式下马。一句话就让项目下马,让无数人的心血付之东流……

  说句老实话,一颗已经完成全部研制工作,就等着上天的卫星能花多少钱,真的出不起这个钱了吗?

  美国现在使用的GPS导航系统也是70年代开始研制,1994年才全面建成;整个工程耗时20余年,耗资200亿美元;灯塔一号花的钱还不到GPS系统的一个零头,如果整个项目能够坚持下来,通过更新迭代,我们又岂会被美国的GPS压制这么多年?

  当年运-十大飞机的下马过程几乎一模一样。最后的试飞定型只需要再追加3000万,八九十年代从国外买飞机花了几百亿,真的是没钱吗?

  中国出了毛主席这样站得高、看得远的决策者是我们的国家之幸、民族之幸、人民之幸;而一切“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自私、短视行为,都是在对国家、对人民犯罪!

  切不可再让悲剧再重演。

来源:央视网

 
 

3月23日,正在福建三明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来到沙县夏茂镇俞邦村,同乡亲们亲切交谈,实地了解沙县小吃发展现状和前景。

习近平说:“民以食为天,沙县小吃非常受欢迎。我这次来也是看一看沙县小吃目前的现状和前景怎么样,沙县小吃在现有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还要探索,还要完善,还要办得更好。现在的城市化、乡村振兴都需要你们,这就叫做应运而生,相向而行,我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继续引领风骚!”

监制丨申勇

记者丨彭汉明 王鹏飞 邢彬

摄影丨李铮 石伟明 张晓鹏 段德文 杨波 郑旭佳 赖晓波

录音丨程爱华

【学习进行时】物美价廉的沙县小吃今天已是无数人心中的“国民美食”。来自山区的沙县小吃能发展为一个“走遍天下”的产业,与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的关心和扶持有直接的关系。新华社《学习进行时》为您讲述习近平与沙县小吃的故事。

23日,正在福建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三明市沙县总医院、夏茂镇俞邦村、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了解当地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等情况。

你可能不知道沙县在哪儿?但你一定知道沙县小吃。

扁肉、拌面、蒸饺、炖汤、芋饺……品种多样、美味可口的沙县小吃早已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国民美食”。

现在,沙县小吃拓展到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门店超过8.8万家,年营业额超过500亿元,实现和带动30万人就业。

为什么来自山区的沙县小吃能走遍天下?答案不仅仅是好吃这么简单。

夏茂镇是沙县小吃的发源地,上世纪90年代初,上千人浩浩荡荡到外地做小吃谋生。恰逢中国兴起了“下海”和“打工”浪潮,城市流动人口暴涨,衍生出吃饭、住宿和出行的需求。“一元进店、两元吃饱、五元吃好”的平价原则抓住城市低消费群体,俘获了无数食客。沙县小吃迅速“火”了起来。

任福建省委副书记时,习近平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富民产业。1999年3月,习近平在沙县考察时指出,沙县小吃业的成功之处在于定位准确,填补了低消费的空白,薄利多销,闯出一条路子,现在应当认真进行总结,加强研究和培训,深入挖掘小吃业的拓展空间。

2000年8月,习近平再赴沙县,在夏茂镇座谈时强调,要找准今后经济发展的支撑点,特别是加强以沙县小吃业为支柱的第三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小吃是大产业,亦是大民生。20多年来,当地牢记嘱托,坚持把沙县小吃当做大产业来做,把小吃当做富民强县的重要工作来抓。

帮扶支持、加强培训,推进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的转型升级,成立沙县小吃集团……从汗水活到技术活,从单打独斗到握指成拳,小吃业发展为沙县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依托小吃业的“放大”和“溢出”效应,沙县农民人均年收入由1997年的2805元增长到2019年的20528元。

在沙县人眼里,扁肉是“砖头”,拌面为“钢筋”,小吃筑成了沙县的高楼大厦。沙县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将沙县小吃开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闯出一条富民强县的致富路。(资料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澎湃新闻等)

  “改开”以来,压缩国家科研、国防经费,全力解决生活短缺物资,使社会生活物资得到了极大地改善。顾此必然失彼,顾彼必然失此,这本来很正常,无可非议。但是很长时间以来,一小部分“公知”把持舆论工具,利用某些人只看到眼前利益的狭隘眼光,用生活物资短时丰富一叶障目,全面否定计划经济时代,给人以“社会主义公有制没有效率”,“公有制养懒汉”的错误认识。有些人搞“忆解放之苦,思改开之甜”,甚至歌颂民国,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污蔑为悖逆“天道”,把解放初期抹黑为历史上最苦难的时期,造成青少年对历史的误读,这必须予以纠正。

  “改开”以前几十年,新中国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其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举世瞩目,这毋庸赘言。但是,解放初期生活物资短缺,人们生活比较艰苦,这也确实是事实。其形成原因是:一、基础薄弱,鸦片战争以来,国家积贫积弱,连年战争,使国家千疮百孔,百废待举,经济复苏不可能一蹴而就。二、新中国是人民国家,国际资本势力怕中国成功引起世界人民觉醒,因而联合打压新中国,中国必须备战,不能全力投入经济建设。三、中华民族复兴,必须夯实基础:科研、重工业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扫盲教育等国民教育工作、消灭传染病等卫生防疫保健工作、扫除黄赌毒等移风易俗、社会风气改良工作,都是中华民族复兴所必须的基础工作。这些工作不能转换成衣食住行等生活物资。前辈们含辛茹苦,艰苦奋斗,“成功不必在我”的精神,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今天以及今后的所有成就,都不能忘记是他们打下的基础。四、由于私有制有几千年的历史,私有制的意识形态不可能几十年时间就能扭转。社会主义建设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旦遇到困难,如果没有开拓创新精神和智慧,就可能老马走熟路,走回老路。资本主义复辟随时可能发生。因此,新中国还必须与资本主义复辟进行不懈的斗争。在以上四个方面因素的困扰下,新中国一段时间物资紧缺,这是历史的必然。尽管如此,新中国仍然取得了不可抹杀的进步,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我们不能跟日本比,虽然战后日本也一片废墟,但日本科技基础摆在那里,这是原子弹炸不掉的。美国的扶持摆在那里,因为美国的军队驻扎在那里,已牢牢把日本绑在美国战车上。我们更不能与美国比,美国资本殖民全世界,通过资本剥削机制,吸血全世界,取得了先天的优势。如果美国资本不能吸血全世界,只能与世界各国平等交易,它就会原形毕露。

  中国与国情差不多的资本主义国家比,它的制度优势就明明白白摆在那里。可资本媒体和“公知”,四十多年来,就一直装聋作哑,偏要拿中国和美国比。但即使与美国比,时间越往前走,他们也越没有底气。虽然中国是和平发展,只是想在高科技方面依靠自己,不受国际资本剥削,可时至今日,美国仍然对中国如临大敌。

  在“忆解放之苦,思改开之甜”的“闹剧”中,“公知”们非常喜欢拿计划经济时代的票证说事,布票、粮票、糖票、肉票等等,他们的用意是要告诉大家那时候物资紧缺,讥讽、挖苦那个时代。我们不能否定计划经济时代有刻板、不够灵活的方面,不能否定计划经济体制有需要改良的地方。但是,物资紧缺绝不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而计划经济体制却是应对物资紧缺的良方。有一段时间,“公知”们污蔑计划经济时代饿死了“三千万”。大家试想一下,在粮食紧张的情况下,如果不是计划供应,凭票供应,如果让有钱人像今天囤积几百套房产牟利那样的去囤积粮食牟利,那是不是真的会饿死三千万,甚至更多?因此,我要告诉大家,是计划经济体制救了三千万,票证供应制度救了三千万,票证的伟大历史贡献我们不应该忘记!

  我还要指出,如果我们仍然像计划经济年代那样,规定人平住房面积不能超过30—50平米,不能超标准购房,我们的房价还会成为“新三座大山”之一吗?中国的经济发展还会呈现畸形的状态吗?票证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伟大作用,如果我们不抹黑它,不受几十年“公知”们不断强化的“右”的观念的禁锢,真正解放思想,大胆合理地利用它,它今天仍然是我们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治疗“资本主义经济病”的良方。

  当前,市场的无序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一哄而上,相互踩踏,大量企业破产的惨烈现实,呼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无论国营还是民营,都要减少无效投资,避免损失。社会已经入大数据时代,技术上我们有条件比当年更好地做出计划安排。政府要充分利用社会进步的成果,做好对社会经济的计划指导工作。我们不能再抹黑计划经济,市场也要计划指导。

  历史是向前发展的,我们不能保证今后不会遇到灾害年份,不能保证资本势力不会疯狂,不能保证今后永无物资紧缺情况发生,因此,我们不要忘记票证的伟大历史贡献。

 

网友评论

 
 
本站网友 xdntg ip:118.29.95.*
2021-03-23 20:35:22 发表
该文章说了半天都没说到关键位置上,毛时代当年的票证制度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杜绝一切腐败行为。因为贪污再多的钱财如果没有每月定量发放的各种票证的话,你贪污再多的钱花的了吗? 可问题是汉奸右翼公知们从来不提这个问题,漠视这个问题,总拿毛时代资源匮乏来说事儿,这简直是污蔑。毛主席当年搞的三反和五反运动今天看来依然正确。
潘虹父亲被“文革”迫害自杀迷雾重重

  潘虹曾与刘晓庆、斯琴高娃被称为电影节的“三朵金花”,她在艺术上的造诣那是已有公论,但有关“潘虹:我的父亲是右派,1968年自杀身亡”,却有8个谜团很难解开。作为公众人物公开自己的身世,其影响远远超过私生活范围,特别涉及到实事求是地评价“文革”,则不能不进行探索。

  1.介绍潘虹身世的标准范本标准吗?潘虹曾与刘晓庆、斯琴高娃被称为“三朵金花”,当年就连巩俐也在戏中为她当丫鬟,潘虹也是首位登上《时代周刊》的华人艺人,尤演“恶婆婆”著称,在影视界堪称“传奇”。

  潘虹成名后的20多年里,数不清的关于她的专访和自述中的成长经历。按潘虹自己介绍,所有关于潘虹身世的标准范本都说,潘虹出身于干部家庭,父亲被错划为右派,“文革”中不幸自杀,从小备受歧视等。

  潘虹出名以后,一直把那位“右派父亲”,说成是自己的亲生父亲,渲染自己悲惨的家庭身世,可这身世的标准范本,它“标准”吗?它真实吗?它到底隐藏了什么?这个隐藏到底有何难言的隐衷?

  2.潘虹的父亲到底何时自杀?对此,百度词条、书籍、各种媒体及潘虹本人的说法不一。

  媒体的介绍:《潘虹:一生凄苦的女星,10岁时父亲自杀去世,她替母亲领会了父亲的骨灰。》

  《百度》词条的潘虹简介:1954年11月4日出生于上海市,中国大陆女演员,表演艺术家,首位登上《时代周刊》的华人艺人。潘虹父亲为右派,1968年自杀身亡。

  长影作家编剧曹积三的《潘虹,影坛的彩虹》专访:“1967年6月她的父亲含冤而逝。

  潘虹在1994年出版的日记体自述《潘虹独语》一书,第十章“无法哭泣”中讲述,她父亲去世的时间,也有两种说法:一是26年前的4月19日,这应该是1968年的“文革”期间;二是潘虹准确无误地表述,其作为“一个十岁的小女孩,捧着她父亲的骨灰盒”。潘虹1954年出生,10岁应是1964年。潘虹在同一本书的同一章节,关于继父的逝世时间,竟出现如此相互矛盾的说法,应以那种为准?

  在所有相互矛盾的说法中,潘虹的自述更重要。按具体大于抽象的法则去分析,潘虹1994年回忆,26年前的4月19日“是父亲的忌日”,这到底是不是36年前?很有可能是笔误,但她关于10岁坐“三天两夜的火车送骨灰”,这应该更准确。如果其父是在潘虹10岁时自杀,那就应该是1964年,这与“文革”没任何关联。退一步说,如果连潘虹父亲的自杀于何年,都没有一种权威和具体的认定,如何就人云亦云,一口咬定是死于“文革”期间?

  3.潘虹的父亲到底因何自杀?对潘虹父亲自杀的死因,众说纷纭,也是莫衷一是。

  一是双重折磨致死说:“在潘虹10岁那年,在一场‘斗争’中,父亲因为不忍自己的屈辱成为妻儿的重负,在皮肉和灵魂的双重折磨下,离开了人间,留下一封信,祝福女儿说:不要去恨什么人,要懂得爱,爸爸永远爱你们。”那么,这个“皮肉和灵魂的双重折磨”,又具体指的是什么?

  二是惨烈毒打致死说:《潘虹独语》:在父亲去世的第二天,年幼的潘虹拿着死亡通知单走进了火葬场,“当时负责看管尸体的老大爷叮嘱潘虹,回去不要告诉你妈妈,你爸爸的一个耳朵被撕下来一大半挂在脸上,老大爷的话语像针一样,一点一点的刺在潘虹幼小的心上。”

  三是吃安眠药自杀说:《潘虹独语》:“十一点多了,妈才回来。表情里没有什么异样,只是一件本该是淡灰色的夹衣,肩头已被屋外霏霏的冷雨淋成了深灰色。我端蛋炒饭给她吃,她动了动筷,就打发我去睡。我刚一转身,她就对着外婆哭了。她说爸爸死了,是自杀。昨天,吃了过量的安眠药,死了。”

  而无论是那种原因造成潘虹父亲自杀,都没有任何具体说法,也没有任何旁证,只有潘虹零星的只言片语。仅凭潘虹自己极为笼统地一说,咋能认定就是死于被“文革”迫害?

  4.潘虹的生父到底是谁?介绍潘虹的标准范本,潘虹一直说父亲是老干部被打成右派,可潘虹出演《奴隶的女儿》,与杨延晋导演传出绯闻。杨的妻子洪融知道后,在剧组闹得沸沸扬扬。潘虹主动找洪融道歉,把自己的“不幸身世”亲口告诉洪融,希望得到同情,但好强的洪融不买账,最后以杨延晋和洪融离婚而收场。

  后来,上戏教授李志舆的老伴因病去世,经人撮合,李志舆与洪融走到一起。李志舆在上戏任教多年,培养出不少“明星学生”,包括“悲剧女皇”潘虹。李志舆与洪融共同对记者说:潘红,生父是俄罗斯人,当时是苏联援助中国的专家,母亲是医院一名会计。因当时跨国恋不被大家看好,这段恋情不了了之,于是母亲改嫁,生下潘虹后,其母把她放在外婆家,“潘虹是一个‘私生女’,她身上有一半的俄罗斯血统。”可这个说法,也仅仅是洪融听潘虹说。

  5.潘虹的继父又是何人?潘虹母亲与援华的苏联专家相爱,并怀上潘虹,因“异国恋”难以得到人们的认可。无奈之下,潘虹母亲匆匆嫁给一位南下的革命干部。潘虹从小跟外婆在外地生活,她曾经一度以为外婆是自己的母亲,后来长到6岁该上小学时,潘虹才回到上海与母亲团聚。从此,她就把那位“革命干部”当做了自己的父亲。

  可上述的说法,也太笼统了。对于潘虹的继父叫什么名,到底是南下的什么级别的干部?如何在上海进行的接管?在上海什么单位任职?何时被打为“右派”?打成了什么“右派”?是否受到撤职和开除党籍?均无任何交代,也均无从查找。而当年派往上海接管的“南下干部”,那是党中央集中从山东抽调,《南下南下》的电视剧有生动的诠释。潘虹的继父家是哈尔滨,潘虹的继父以什么身份,怎么加入“南下干部”队伍,又怎么到上海接管?这全是一片空白。

  潘虹不仅从没具体介绍过其父亲(继父),也从没透露过母亲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及生活细节。

  6.平反右派咋没给潘虹继父个说法?潘虹只讲了父亲(继父)被打成“右派”,被折磨致死,可为什么对改开“一风吹”地平反“右派”,到底给其继父做了怎样平反,到底给了一个什么说法,却选择性地遗忘了。这平反昭雪本应正大光明地公告天下,也让其父能地下瞑目!如果真是被打到“一个耳朵被撕下来一大半挂在脸上”,那么,到底谁给其继父打成这样的惨状?到底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打的?有多少人参与毒打?

  “文革”后大规模清理“三种人”,上海,那可是全国重点清理整顿地区,如何能让凶手逃脱法网?为什么潘虹没有一句交代?为什么潘虹绝口不提?

  7.潘虹有义务给继父骨灰送哈尔滨吗?“直到潘虹6岁,才被母亲接回继父家”,原名刘蓉华。尽管继父非常疼爱潘虹,潘虹对继父感情相当深厚。可在“父亲被打成右派,父母被迫离婚,潘虹改随母姓,她起了安全的名字:潘虹跟米家山(前夫)结婚后,米家山把她的名字改成了彩虹的‘虹’”。“1962年为了不让女儿们受连累,潘虹的父母离婚了。”

  从媒体的这两段介绍,至少让人有点疑惑:潘虹从被接到上海,与继父也就生活了几年,作为潘虹的母亲,在潘虹的继父被打成“右派”后,1962年就离婚了。那么,潘虹的继父被火化后,为什么不通知她继父在哈尔滨的其它亲属来取骨灰?如何让无任何血缘关系,才年仅10岁的潘虹去领取?尽管在“文革”的特殊时期,作为曾经继女的未成年人领取骨灰合法不?况且,作为母亲已经和继父离婚了,为何让潘虹“一个十岁的小女孩,捧着她父亲的骨灰盒,一个人坐硬席火车,从上海到哈尔滨,整整三天二夜。为的是要替她的母亲送她的父亲回他的老家。”既然送到哈尔滨,就说明其继父哈尔滨应有重要亲属。其继父哈尔滨有什么重要亲属?这骨灰送给了谁?骨灰到底有什么着落?全都是雾里看花。

  8.笼统说被“文革”迫害致死能自圆其说?新闻要真实表现一个事物,必须要讲出五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作为公安破案最讲究细节,因细节出真实。就是作为文学创作的一条规律,也是经典在于细节,细节出经典。写文章,一具体就亲切,一具体就生动,一具体就有不可替代性。

  而潘虹讲其父亲(继父)被“文革”迫害致死,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有这一句话,而没有任何具体和细节,连其父亲(继父)到底是谁,都没有任何文字交代,几乎极少有人知道其继父,她介绍的都是父亲。而所有关于其父亲(继父)的只言片语,也仅仅是她自己说,没有任何第三者说,这个真实性,本身就令人很难信服。就凭她自己说“我的父亲是右派,1968年自杀身亡”,再什么都没有了,那人们连他父亲是否被错误打成“右派”,是否被“文革”迫害致死的真实性都怀疑。

  9.绝不能靠谣言否定“文革”!潘虹的父亲(继父)是否被“文革”迫害致死,这本来一个很容易说清的事,为啥被弄的如此云山雾罩?为何极少有人知道潘虹的真实身世?是潘虹记忆有误,还是刻意掩盖?对潘虹在“标准介绍”中隐藏了什么,到底有什么隐衷,本文不想去揭示。况且,潘虹已经归于佛门(这不应是受迫害的结果),那就希望潘虹能在修佛中寻求宁静。可潘虹的父亲(继父)到底是否被“文革”残无人道地折磨致死,却有必要进行探索。

  或许,出于为了否定“文革”的政治上需要,出于“要把‘文革’说的比日本鬼子还坏”大要求,所以,很多八竿子打不着“文革”的事,也都栽赃到了“文革”;很多文化名人只要死在“文革”时期,几乎都说成是被“文革迫害”,这似乎成了一种社会现象。

  虽然,“文革”可以被否定,但否定“文革”,绝不能靠谣言!可回顾一下,深究一下,为了否定“文革”,公知精英又制造了多少弥天的谣言?

"兔子不吃窝边草"也许真的是一种自然现象。效法天地是一种好的习惯。但在现实中,这句话,往往却是用来骗人骗己的,“窝边有草何必满山跑”才是现实。所以,男女关系,亲属关系等等本应美好的关系去变成了比较危险的关系。

面对现实,再灌输"兔子不吃窝边草"这些所谓的知识,就是愚民了。

这些关系都变得危险了,唯物辩证法的价值就显现出来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重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容,但,现实要求人们掌握这种不容易。

看了《陈中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的女辅警不构成敲诈勒索罪》,司法腐败程度之严重可见一斑。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已经开始很长时间了,相当多的司法人员还敢这样做,可见这些人根本就不把中央的这个重大部署当会儿,根本不愿意践行做到“两个维护”。

司法制度必须进行革命性变革。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法官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先不说普遍存在的司法腐败,就是法官都是廉洁奉公的,他们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为了保证司法公平公正,引入诸如回避、公开审判和人民陪审这样的制度。现实却是,这些明文规定基本的制度根本没有得到好好实施,成了骗人的摆设。

这次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起码应该实现落实基本司法制度这个“最低目标”,然后在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的基础上,让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陪审员,让当事人在审判中发挥更大的、应有的司法监督作用。不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把人民陪审员搞成了摆设、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根本得不到保证,是普遍存在的。只要有这些依然存在,实现司法公正是不可能的。这些存在已经普遍到了“久闻不知其臭”的地步。把一个个案件拿出来,让人民群众评判,恐怕很难找到程序完全合法的审判。

不难发现,每个案件审判,只要广大人民群众一介入,就会距离公平更近。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让人民群众主宰每个案件的审判呢?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民群众有序、有力地参与司法审判是完全可以迅速实现的。以人民为中心,把法官等司法人员摆放到应有的位置,是司法改革的核心。法官等司法人员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的公仆。把这个关系搞颠倒了,问题就出来了。苛政猛于虎。新时代的司法改革,就是要理顺这个主人和公仆的关系,就是要把现实中被颠倒的关系给颠倒过来。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20世纪中期全世界进步青年的崇高偶像格瓦拉说得好:“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建医院和学校,这绝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变好了,而是因为我们来过。”是的,数千年来阶级社会的所有进步,都不是统治者良心发现在变好的结果,而只是因为“我们来过”,革命者来过。就像今天资本主义国家老百姓所拥有的一切福利,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实行免费医疗以及还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实行免费教育,也都绝不是今天的资产阶级变好的结果,而是因为“我们来过”,革命来过,社会主义来过。

  可是许许多多的老百姓受统治集团洗脑的影响,特别是受那些世世代代都在充当统治集团精神牧师的知识分子欺骗的影响,总是会认为今天的统治阶级比昨天的统治阶级变得更好了,今天的资本主义比昨天的资本主义更加文明了,今天的官僚富豪比过去更加进步了,不再像过去那么残暴了。由此而得出错误结论,认为即便是没有革命和造反,历史同样会进步,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同样会越来越好,甚至会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否定革命,仇恨革命,认为没有革命,没有造反,没有阶级斗争,没有红色恐怖,血腥残暴的资本积累时代同样会发展成为全民免费的福利国家。

  马克思、恩格斯与社会民主党的根本分歧就在这里,列宁、斯大林与孟什维克的根本分歧就在这里,毛主席晚年与资产路线的根本分歧就在这里,格瓦拉与所有修正主义的根本分歧也在这里。

  所以,今天所有从20世纪末21世纪初资本主义回光返照的蒙蔽中再次觉醒过来、重新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人们特别是青年都应该明白,今天的福利生活即便是比昨天更好,绝不是今天的剥削阶级比昨天更善良更有人性,而是因为“我们来过”,革命来过,造反来过,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以暴制暴的阶级斗争来过。如果没有这种针对反革命暴力的革命暴力来过,没有这种针对白色恐怖的红色恐怖来过,那么如同印第安人那样的种族灭绝将会一直持续下去,贩卖黑奴将会一直持续下去,羊吃人的时代将会一直持续下去,人民各种各样的大屠杀将会一直持续下去……自由民主和公平正义将永远是遥不可及的纯粹梦想。

  然而,就是因为“我们来过”,人类社会才会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进步,不断文明。自由民主的成分才会越来越多,公平正义的目标才会越来越近。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革命来过后,哪怕是最失败的革命,都会给社会带来两个双重性后果:一是对革命者的镇压和清算会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镇压和清算,这是革命一次比一次猛烈彻底引起统治集团一次比一次更加仇恨的结果;二是统治集团对革命的恐惧感也在增加,这种恐惧感会迫使他们在阶级统治的残暴方式上有所改进,老百姓的物质生活会比革命前有所提高,这种提高并非是统治阶级减轻剥削的结果,而是革命本身创造的巨大生产力带来了更多的财富。历史上每一次大革命之后总是会带来一场经济大爆发几乎已成为颠簸不破的历史规律。

  总之,历史越来越进步,老百姓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绝不是因为统治集团越来越有良知,心肠越来越好,而是因为“我们来过”,革命者来过,造反者来过,理想主义者来过,社会主义者来过,马克思恩格斯来过,列宁斯大林来过,毛主席来过,格瓦拉来过,包括共产党人在内的所有革命党人都来过,这才有了历史的进步,才有了社会的发展,才有了文明的提高,才有了人民生活和地位的改善。所以,要想继续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继续提高人民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复兴社会主义,建成自由民主和公平正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那就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牢记住我们不仅曾经来过,还要继续再来,继续革命,直到消灭最后一个剥削者,解放最后一个劳动者。

  2021年3月14日

本文转自【新华每日电讯】;

加强未成年人的保护,一直以来是检察机关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的最高检工作报告,用了重要篇幅介绍了相关工作情况,尤其是明示了不履行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后果。

去年5月,最高检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规定性侵、虐待、欺凌、遗弃、拐卖、未成年人被组织乞讨等9类未成年人遭受不法侵害情形,有关单位和个人须立即报案。

该制度出台后,有人担心这项制度在实践中能否得到落实?从最高检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答案。

最高检工作报告中通报了一个典型案例:湖南检察机关办理校园性侵案发现,某校两名负责人知情后既未认真核实也未向有关部门报告,依法以玩忽职守罪追究刑事责任。

据最高检统计,该制度推行以后,截至2020年9月,各地通过强制报告立案并审查起诉的案件近500件。侵害未成年人隐瞒不报者被追究刑责,涉嫌违纪违法人员也受到了相应处罚。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地检察机关不断创新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的工作方式,通过开发“强制报告App”等形式,进一步畅通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现、报告渠道,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一个重要修改,是明确国家机关、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疑似受到侵害或者面临其他危险情形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报告。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这处修改,是从强制报告的角度进一步解决‘发现难’的问题。”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说。

据悉,最高检将优化12309检察服务平台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区建设,实现与强制报告制度的有效衔接,并通过App、小程序等方式,为强制报告制度落地落细提供更加便捷的渠道和方式。(记者白阳、陈菲)

  我赞成国家搞改革,因为改革可以改掉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让老百姓得实惠,但对于延迟退休改革我是不赞成的,因为这笔账好算,我们谁都知道,延迟退休五年,就意味着人们要多干五年,相应的养老保险也要多交五年,相反的养老金就会少拿五年,又因为人们不会因为多干了五年而相应地延长寿命,很可能反而会因为多干五年而减少寿命,这样,里外里就会使劳动者多干少取、多出少进、多劳少寿,很明显此举是国家在压榨老百姓身上的仅有的一点油水,所以我不赞成延迟退休,以下是我不赞成的几点具体理由。

  第一,一线体力劳动的人员到60岁时就基本干不动了,再延长五年那可是雪上加霜了。我见过的些园林、环卫、市政部门的一线老职工,那真是咬着牙上班,如果现在实行延迟退休,恐怕这些人真有点挺不住。我想,其它重体力劳动部门的职工恐怕都有类似的情况,如果愣让他们延迟退休,很可能会给这些人带来难以克服的困难,很可能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一些安全事故。所以,最好不要延迟退休。

  第二,有些用工企业(如华为),只与职工签订一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一般不与职工签订长期合同,经常是职工到一定年龄,公司就不跟你签合同了,而这些四五十岁的员工再就业是十分困难的,这些人通常是上有老、下有小,眼巴巴地盼望着能早一天拿到退休金,现在又要推行延迟退休,让他们延迟五年拿到退休金,五年呐!这肯定会引起这部分人的不满,给社会的稳定性造成重大冲击,政府方面对此不可不察。

  第三,有些自由职业者都是自己缴纳养老保险的,这些人现在已经缴了十几年、二十多年养老保险了,眼看着就要退休了,但现在国家又说要延迟退休了,对此,这些人很有意见,有些人就说:“你要早说延迟退休,当时我就不一定交养老保险呢”“当初参加工作时你们说六十退休,但现在临近退休了你们又延迟了,你们这样做真不太地道”,这些职工的话虽然不大好听,但我认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在没有解决好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之前,最好不要延迟退休。

  第四,社会上有些人主张实行选择性延迟退休,让体质好的人选择延迟退休,让领导干部选择延迟退休,让体质差的人选择正点退休,对此人们也提出了质疑:延迟退休会不会对就业产生“挤出效应”?“会不会出现一些老年人不让位子、年轻人就业更难的问题?”面对这些疑问,专家和学者给出了否定答案。专家郑秉文说,国际上其他国家延迟退休的实际经验不支持挤出效应这一结论”,因为就业岗位不是一些人退出就业市场而产生的,主要还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认为,就业市场里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岗位,老年人有老年人的岗位,相互很少交叉,因此延迟退休挤占年轻人岗位的情况并不突出。我对以上专家和学者的观点不大赞同,就拿行政机关来说吧,各单位都是严格按行政编制来配备人员的,目前基本上缺编一个招聘一个,哪个单位也无权突破编制,前段时间人们不是还在诟病“萝卜招聘”吗。另外,机关里更没有哪一个职位是专门给年轻人设置的,哪一个岗位是特定安排老年人的,所以,专家们这种否定“挤出效应”的说法是根本不成立的。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就在人社部吹风“延迟退休”改革的同一天,还公布了另一个数字——今年高校毕业生909万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亚力山大”,未来会不会出现“想退休的退不了,想上班的没岗位”的现象呢?所以,在没有排除“挤出效应”的条件下,最好还是不要延迟退休。

  第五,不搞延迟退休对社会稳定兴许有一定好处。一是,随着老年人的寿命增长,许多家庭会出现五六十岁的子女需要照顾七八十岁父母的社会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旦子女要延迟退休了,他们对父母的照顾也必然要往后推迟,这势必会带来新的社会问题。二是,在三代人的家庭里,正常退休的老人可能还有一点体力帮助子女带带孩子,但是如果延迟退休,这种能力就会大大减弱,无形中就会加大年轻人的生活负担,特别是在我国当前人口生育率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老年人能够帮子女带带孩子,这对提高生育率显然是十分必要的,在人口生育率和延迟退休两者之中孰轻熟重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千万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面前犯了颠覆性错误,所以要我说,老年人非但不应延迟退休,而且应该提前退休才好,这比给年轻人发放生育补贴肯定还有效果。

  第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新中国成立初期确定的男性60岁、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的法定退休年龄,近70年未有调整,因此退休年龄应该进行调整”。对于权威部门给出的这个理由,人们不禁会反问:就因为退休年龄近70年未作调整就一定要调整吗?那你管你爸叫爹叫了70年未作调整,是不是也需要调整调整呢?可见这个理由真是荒谬至极!

  第七,权威部门还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大幅提高,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0多岁提高到了2019年的77.3岁,因为人们的寿命增加了,所以退休年龄就应该向后延迟。这样的理由同样令人气愤,难道就因为人们的寿命增长了就一定要延迟退休时间吗?难道让中国的老百姓多享受一点退休的幸福生活不好吗?难道非让劳动者累倒在工作岗位上你们才感到舒服吗?这是哪家子逻辑!

  人们的寿命增长了所以退休年限就该向后延迟的的论调有很大的欺骗性,我们必须要深入加以揭露。国外一项研究显示,50岁退休的人,平均死亡年龄为86岁;55岁退休的人,平均死亡年龄为83.2岁;60岁退休的人,平均死亡年龄为76.8岁,65岁退休的人,平均死亡年龄为66.8岁,结论:一个人55岁后工作每延长一年,人的平均寿命就会减少两年,由此也不难看出,我国现在的平均寿命77.3岁正是与现行的60岁退休制度有很大的关联性,这充分说明中国人的平均寿命77.3岁正是现行退休制度保证的,平均寿命77.3岁根本不能作为延迟退休的正当理由,延迟退休全中国的平均寿命就不一定有77.3岁喽。

  第八,以我的观察,我周围人们的平均寿命不是在增加而是在下降。以我退休前的单位为例,建国前参加工作的离休干部,他们的平均寿命在85岁左右,而退休人员平均寿命也就75岁。与行政机关职工健康水平不断下降相比,一些私营企业职工的健康状况的下降更为严重,比如互联网996员工,再比如工厂天天加班的一线员工,在那些地方近年来经常有猝死在岗位的事件发生,而这些事件并不是偶然的和个案的,而是大有不断扩展之势。另外,在我身边周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现象也比以前也大大增多了,面对以上现实,我认为就是单从为了提高我国的人均寿命这一点出发,我们现在也不应该推行延迟退休。

  第九,原来我以为现在国家在支付养老金问题上遇到了困难,揭不开锅了,所以不得不推进延迟退休,如果真是这个原因的话,那推进延迟退休还情有可原,因为国家发不起养老金嘛,但据人社部部长张纪南说,目前,养老金累计结余4.7万亿元,加上财政投入、投资增值和2.4万亿元的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基金,“请放心,我们能确保养老金准时足额发放!”既然养老金没有缺口,那我认为我们国家最好不要在这些棺材穰子们身上再打主意了。

  我已经退休几年了,虽然延迟退休跟我没多大关系了,但我还是不赞成延迟退休的,因为这件事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神经,关系着国家社会的稳定,我们只要从让老百姓过得安生一点的角度出发,从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从有利于提高人口生育率的角度出发,从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均寿命的角度出发,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我认为我们都不应该推行延迟退休,我不赞成延迟退休,是因为我不希望延迟退休像上世纪下岗潮那样的悲惨事件再次发生。

原标题:364个教育整顿省级指导组出征,严查“雨过地皮湿”

364个教育整顿省级指导组出征,严查“雨过地皮湿”

长安君在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目前全国已经成立364个省级指导组,截至3月10日,省级指导组培训已基本完成,相继赴地市开展工作。

各省成立指导组,对市县两级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进行全程驻点指导,是此次教育整顿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的利器。长安君注意到,指导、督查两项职责是省级指导组的“尚方宝剑”。对组织领导不力、查究问题敷衍的,将依纪依法严肃追责;教育整顿情况和效果还将成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评价内容。

“指导组进驻地市,就是为了防止出现‘上热下冷’‘雨过地皮湿’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分层分类指导,把教育整顿各环节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全国教育整顿办相关负责同志介绍。364个指导组有何特点,将开展哪些具体工作?长安君进行了梳理。

正厅级领衔,纪检监察全程参与

全国教育整顿办透露,各省级指导组由20至30人组成,每个指导组均由正厅长级干部任组长“挂帅出征”,副组长由副厅长级干部担任。山西、陕西等地专门强调,组长要切实负起责任,带头研究工作,带头破解难题,带头推动落实。

值得注意的是,各指导组中均有纪检监察干部、组织部门干部任成员,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指向性明显。海南等地提出,指导组要根据本省具体情况,在精力分配和力量配置上适当向重点单位倾斜,平衡推进面上的工作。

——上海3月3日在指导组培训中强调,要压紧压实责任,各区党委切实承担主体责任,驻点指导组承担督促指导责任,有力推动教育整顿走深走实,防止“一刀切”、走过场。

——湖南抽调416人成立了14个省级指导组,3月3日均已进驻到各市(州)开展工作,并出席各市(州)动员部署会。

——云南3月4日就已经派出指导组赴省属监狱戒毒系统和玉溪市,开展了见面会、审核教育整顿方案、指导筹备动员部署会等具体工作。

——黑龙江指导组进驻后迅速与市县两级党委对接,3月5日市级动员部署,3月6日县级完成动员,一周之内该省教育整顿工作全面展开。

全国教育整顿办专门制定了《省级指导组工作规程》供各地参考,明确提出指导组要内设综合协调、线索工作和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现场指导等专班,一些省(区市)还可专门设立监狱现场指导专班,推动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重在督促责任落实,畅通举报渠道

“市县两级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主体责任在地方党委,省级指导组不能包办代替。”全国教育整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省级指导组的工作定位是发挥指导、督促、协调、推动作用。天津等地专门强调,指导组要与有关党委和单位“多商量、多建议、多引导,不发号施令、不喧宾夺主、不越俎代庖”。

对此,各省教育整顿办均明确了省级指导组的具体工作任务,江苏等地还专门制定印发了《驻点指导工作手册》。

——宁夏已经建立了驻点指导组工作台账模板,编制《驻点指导工作参考手册》,明确职责、流程、要求,为驻点指导工作提供指引。

——广东明确列出了驻点指导组指导责任任务建议清单,在学习教育阶段指导组有9项具体任务,提出目前指导组要注重收集掌握相关问题线索,为查纠整改环节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吉林指导组进驻地市后,设定40项工作任务,制定工作流程图,完善工作规程,统一人员配备模板、进驻讲话模板和基础工作模板样式标准。

——重庆强调,各指导组每周要向市教育整顿办报告工作情况,对各区县教育整顿的好做法、队伍建设的好经验,对重要情况、重大案件线索、突发事件等要及时请示报告。

——辽宁研究制定了指导组规程等一系列配套制度,还在各省级指导组建立临时党支部,带队干部任支部书记、副书记,坚持一岗双责,一手抓工作、一手抓队伍。

据了解,全国364个省级指导组下沉地市后,将分别开设举报热线和举报信箱,主要受理所驻点地市及所辖县(市、区、旗)党委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机关及监狱、戒毒政法干警问题的来信来电,其他不属于受理范围的问题,将按规定交由有关部门处理。按照全国教育整顿办要求,各地举报热线和举报信箱将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多种工作方法并举,强调科学施策

长安君梳理发现,各省级指导组都强调把握驻点指导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施策,综合运用多种工作方法,开展督导指导工作。

例如,广东要求,指导组要听取驻点地区政法单位工作汇报,列席驻点地区有关会议,调阅相关资料,了解政法队伍总体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贵州提出,指导组要有计划下沉到基层单位和业务一线,发现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四川等地明确提出,指导组要充分发挥好纽带和桥梁作用,既传导压力、指导工作,又协同配合、并肩作战。

据了解,省级指导组的工作方法,包括下沉指导、走访调研、个别谈话、明察暗访、调卷审查、会商研判、协调督办等。其中,对于明察暗访,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深入基层政法单位了解情况、查找问题,并向有关单位反馈,必要时,还可在一定范围内开展问卷调查、随机抽查、随机测试。

长安君获悉,目前16个中央指导组正在组建,届时将由正、副部级领导干部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将按计划赴各省(区、市)开展督导。

来源 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微信公众号

第 22 页,总共 191 页

网站介绍

观光网,一份认识世界的旅游杂志。

 

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图片文章

消息订阅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 订阅我们最新消息。